原创:物道(节选)
精通儒、释、道,熟读四书五经百家言的南怀瑾,却连个像样的文凭都没有,倒有两纸肄业证书,一张是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一张是辞职上山,半道出家。
后来名动天下,许多国际名牌大学抢着要授予他“名誉教授”、“博士导师”的头衔,他都谢绝了:“我要它干吗?我才不受这个骗!”鲁迅说:“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禅心和定力,所以伪名儒还不如真名妓!”
伪名儒难辞咎,真名妓自风流。他承认自己是真名妓。要不然人们评价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他却给自己一生的评语:“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一无所长是自足,一无是处是谦卑。对于南怀瑾而言,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读书破万卷,仗剑走天涯。
我们都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可如今四海为家,依旧不知内心所求。
人不轻狂枉少年,轻狂之后,才开始学会长大。
抛却三千事,一念入佛门
南怀瑾为了解开心中谜团,到处求仙访道,请求高人解除心中疑惑。说起来,他倒跟佛家有几分投缘。
有一次,南怀瑾结识了一个和尚,和尚送他一部《金刚经》,他念了三天,当念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感觉一片空灵,“我”不见了?便跑去问那个和尚。
九万里求道,并不容易。
若是不悟,千里万里也是枉然;若是悟了,脚下便是灵山。即使单身匹马,只要认定是自己的路,便可不顾一切。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学了多年佛法禅宗,但始终没有遁入空门,不仅因为成家有了妻儿,更因为他还有所牵挂:“不二门中有发僧,聪明绝顶是无能。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他要收拾的“河山”,不是军事政治,而是文化。
得意时儒家,失意是道家,绝望时佛家。走过万里路,读过万卷书,早已荣辱不惊,心中自有一片诗酒田园。
大家一想到南怀瑾,总会将他跟“国学大师”联系在一起,“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可每当人们叫他“国学大师”,他都尴尬笑道:“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头子罢了”。
社会上关于南怀瑾的言论很多,有神化的,有妖魔化的...直至2012年,南怀瑾病危无法说话,于弥留之际写下两个字:平凡。
所有的一切,都抵不过这“平凡”二字。“万一我随时随地死去,最好有人将此残留污染之身,碎为微尘,洒下虚空大地,供养一切众生。”
在南怀谨95年的漫长生涯里,既不负自己,也渡了众生。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做个平凡人,如是而已。
纵观南怀瑾一生,亦儒非儒,是佛非佛,似道非道,恰是人生的大圆满。
生命的本色无非就是,佛心道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从容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