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7日,学习《孝经》的微信群里一友发文“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此章我有一不明处,为什么兼之者父也,不是母?”,于是展开了一场有关“爱”与“敬”的讨论。
我当时的回答如下:我的理解是,对母亲是尊敬、敬重和爱,但爱的多一些,因而是慈母;而对君,是完全的敬畏。对于父亲,则是即敬畏也有爱,相比较而言,敬畏要多一些,因而是严父。敬重和敬畏,是不同的。对于父亲,相较于母亲来说多了敬畏,相较于对君主来说多了爱。所以,“兼之者父也”。
前些日子读《诗经》,《小雅·小弁》中说:“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谁对父亲不是充满尊敬,谁对母亲不是深深依恋,说的也是对父母亲感情的不同。与我那日的回答是相应的,说明我理解无误。
但,总觉得对爱与敬的理解还不够到位,还欠了那么一点,就一点点。
直到鲍鹏山教授点评《水浒》中,说到:爱是想亲近再亲近,敬则是要保持距离。听到这句话,一下子豁然开朗,把欠缺的一那点给补齐了。
有时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却是自己开悟的金石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