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很兴奋,复课的兴奋,见到小伙伴和老师们的兴奋,都变成高亢的歌声,激动的笑声,甚至是手舞足蹈和你追我赶。前三天的课是“躁动”的,似乎没有办法安静下来,不过还是能看到“兴奋”在一天天消融,到第三天已有明显好转。
他们说,这个“假期”太过漫长……
地理板块结束了,但“余音”还在。我们内心开始渴望那山,那水,那些令人惊叹的美景,什么时候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什么时候能亲自走过在图片上看到的公路桥梁……
正值盛夏——植物学习的好时机。我们的校园是最好的学习场所,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既有小桥流水,又有茂密丛林。让植物在孩子们的心里拥有一席之地,是我们学习植物的目标之一。打开感官,去看,去摸,去听,去闻,了解一株植物是需要耐心的,需要心怀怜悯与敬畏,与植物建立“亲密关系”。当然,这是需要练习的。
比如看和摸不同植物的叶子,叶子居然有正反!正面的颜色深一些,反面的颜色浅一些,正面有的光滑一些,有的则剌手,背面的叶脉纹路更清晰,用手就能摸出来,有的叶脉像血管,有的叶脉像平行线,还有的叶脉能看出规则的封闭弧形。有的叶子薄、大,有的叶子小、厚,孩子们说出类似“毛嘟嘟”这样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有人发现有的叶子像手掌,有的叶子则像格尺!蒲公英的叶子很特别,像有人沿着边缘咬了一圈。
我们探究植物的特质,探究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探究它们如何扎根于大地、傲立天地间。植物提供给我们一种微妙的感受,它静静地待在那里,与我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植物是关系中的一份子,人类也是。
我们要培养出“客观客观”的能力,这是一种“清醒”的思维姿态,我们在自己和世界之间制造了一个距离,有了一个空间,并且能冷静地考虑这种距离,我们远离世界的纷杂,更加靠近世界的有序和规律。 通过练习,孩子们将体会到“客观观察”,放下自己的好恶,只是去观察。不会因为喜欢而多看几眼,也不会因为不喜欢而弃之如敝屣。慢慢地,就会发现,放下了自己的好恶,更宽广和深邃的世界正在打开,你会看到之前不曾看到的。
我们在教室里体验扩张和收缩的生命姿态,孩子们用身体表达着,有人甚至动用了自己的鼻孔。植物生长时的收缩和扩张是缓慢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通过截取时间节点去看到变化,通过变化感受着植物的生长。
每个人都种了一株小花,我们要照顾它,看着它长大。才呵护了短短两天,就有了肉眼可见的反馈,长高了一大截!孩子们的脸上流露着欣喜和满足,满心期待,静等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