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下午的讲座,关于口述史与日常生活。
这次讲座,关于《爱与忧愁》,关于历史与记录。
历史是什么?大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而《爱与忧愁》这本书是一部以家族为切入点的作品,是我们的男神教授马大勇的朋友李宇宏女士一手主办的。
而关于这位女士,是很优秀的存在。她之前是一名记者,在“东方时空”做“科学之子”,经常做一些高端采访。她之前出了一本书,叫《读懂中国》。
她在美国待了七年,她说她采访了那么多名人,但是与普通人无关,所以想做纪录片,例如关于父辈的文革。她想关注身边的人、普通的人的文革。
她说:口述史是让缄默的人群说话,所谓的边缘历史可能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口中的历史。
在听她的将近三个小时的讲解交流过程中,我觉得她不愧为一位温文尔雅、博学多识的才女子,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希望是一个种子、一簇火花,既然选择了,请独一无二,努力一点,尽全力,不能那么弱。这或许是她的纪录片成功的原因吧,也是我的一点心得。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通过李女士的纪录片,我们可以从中明白很多,从而对同类更加宽容,也能更多的了解人性。
她说:做这个纪录片得到的不是成果的喜悦,而是你明白了多少。
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纪录片,是关于子女教育的,就生动地阐释了这么一句话:我想要一个苹果,但是你却给了我进口榴莲,而且是一车榴莲。(榴莲是水果之王,最贵)
爱与哀愁这里插播一位大学教师在这个讲座上讲述的一个故事——
陕西的一个作家,以写刘少奇和毛泽东立足。一位学生采访他:“你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吗?”
他说:“我是为了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
说这个事情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一下,就如同其中一位教授所说,电视是在传播它想让你看到的真实。或许本就没有绝对的真实,我们只能无限靠近,而口述史在做这个。
通过观看了一些《族印》的纪录片,我在想,或许个体人生的丰富性对于当事人才是最好的。
似乎人性是复杂的,但也是美好的。
爱与哀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