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悦读系列之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悦读系列之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作者: 朝辉Johnny | 来源:发表于2017-06-13 19:09 被阅读28次

    欢迎转载。请不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我通过当天主教徒结束了旺代战争;通过当穆斯林教徒,在埃及站稳脚跟,通过当一个拥护教皇无上权力的人,我赢得了意大利神父们的支持。如果我要去统治一个犹太国家,我甚至会重新建起所罗门神庙。” ——拿破仑·波拿巴

    从名称来看,”乌合之众“这个名称一点都不讨好人眼球,毕竟这个名称有贬义的成分,且这种贬义说的就是我们周围和我们自己。但当我们稍微对历史加深点了解,就一定会对作者看问题的视角刮目相看,这是一本可以让我们真真正正从群体的视角,看待过去亦或现在的那些“诡异”现象,分清个体之于群体的差别;


    经历过收购和合并的读者们,想必对收购方与被收购方之间团队理解力、做事风格、融合难度等等有着深刻地体会。对,当两个群体(按照本书的分类,这属于异质性群体)彼此独立运行,突然又合并办公之时,每个团队的成员都会下意识维护团队的利益,从而让团队融合变得更加困难。理解了群体心理,我们就会少一分对不同团队中的个人所应有的抵触情绪报以同情和理解,而不是以“不够团结的名义”攻击对方;


    群体具有易变性,本文的作者对此深有体会,并且反复提及1789年前后法国大革命这一段,举凡接触过法国人或去过这个国家旅游的人,怎么也不会将这个民族的风格同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屠杀行为联系起来,但在群体当中,这一切都真的发生了,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群体中,个人具备了群体特征,且认同群体的行事风格,以至于个体不会去制止这一悲惨事件,反而会成为刽子手和帮凶。

    群体易受暗示且轻信,自从微信群和朋友圈被公众接收后,我们的社交圈就变成谣言满天飞的世界,最初的时候,可能只是你周围的人在转述,可当转述的人多了,并且在你的耳边反复提及的时候,你会不相信么,如,有人说葵花籽吃多了,容易致癌,如果有10个人,反复的跟你说,又是你朋友圈、亲友团的人,你不会相信么?

    群体的情感通常夸张和简单化,无需多说,多看美国反战游行就好了。口号喊得那可是震天动地。


    俗语:“法不责众”,可以看做是影响群体特质因素通俗化理解,想想在等交通灯时候,如果连续不断有人闯红灯,你会不会过去呢?无需答案,我们对自己都有清晰的认识,由此,你认同人数会影响群体的特质了么?同样,如果没有先前闯红灯的那几个人(或者你之前经历过),你真的会对类似的行为淡然处之么?暗示在先,传染性在后,群体特质由此逐渐形成。


    对于普通行为习惯的养成,看似简单,但往往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比如,群体观念的形成,需要的是简明且持续的推动,一如近代中国内战,并非人人都读得懂社会主义理论大部头(按当时的识字人群,根本不可能),但一句简明的口号“打土豪,分田地”,迎合了多少人的内心。

    这也引出下一个话题,群体的理性通常是表面化的,过于抽象的内容,群体很难理解。如每天接触的互联网媒体,一有报道说某公司高管离职,就会有人去查该公司的资本账户情况,然后就是各种倒闭、资金链断裂的传言喧嚣一时,可以看做是群体现象表面化的表征。

    当观念形成,理性失控,群体的想象力会变得异常强大,想想二战时德国的独裁者是如何通过宣传机器,一次又一次的对德国民族宣传的胜利的,每宣传一次,都会强化德国民众的想象力,祖国的未来是美好的,直到柏林被轰炸,这种想象力才被破除。

    图片素材取材于pixabay

    图标素材取材于islid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悦读系列之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hj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