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坚持第1752天分享(2022/5/3)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周围的人在形容一些人的特色时,贴标签的语言是经常会听见的,我们听到贴标签的语言形容时,不自觉地也会带着标签的形容来看待这些被形容的人。贴标签是那么常见,也是一件似乎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平常我们也不会多想贴标签到底对人的影响是什么。
如果探究标签对人的影响、标签对人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故事?这些在标签中生活的人和经验到的故事会促进这些人的发展,还是会限制这些人的发展?标签真的可以对人好,还是无意中也会伤害到人的尊严和流淌的可能性?
当然有时标签是自己贴的,也不一定是别人给的,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自己的不好、不够、不合熟悉论述的标准、或不合家人/别人的心意,也会给自己贴个标签。
我们尝试开始对贴标签做更多细致地探索和反思,打开我们昔日对贴标签没想过的事情,接下来用 6个好奇来看看这些想法:
1、标签对当事人多方面的影响是什么?
2、是什么让我们想对他人/自己贴标签?贴上标签对说话的人的帮助是什么?
3、听到人们或自己的故事,除了贴标签的形容,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来表达和回应?
4、贴标签可能蕴含了什么哲学观?这些哲学观我们的想法是什么?
5、我们在生活中重视的价值是什么?贴标签会抵触我们重视的价值的会是什么?还是会支持我们重视的价值?那又会是怎么个支持?
6、当别人用贴标签的方式在形容我们这个人时,我们当下的感受是什么?对往后的我们的发展影响可能又是什么?
总体来说标签无所不在。在家庭、在学校、在团体、在许多的单位,标签是非常普遍的形容。可能贴了标签也比较可以分类、整理有它有帮助的价值,但这里的标签比较是针对对人自我认同的形容和影响,探讨的是标签对人长远的影响。
也许在现实生活里,人们被贴标签的情况在所难免。但当我们学习后,我们对标签的影响会有更多谦卑的好奇和反思也希望标签若对人的发展有所限制,我们可以在关系和对话中逐步去标签化。
有许多的标签会让人被困住而无法呼吸发展,标签会让人困在问题故事里,看不见人在生活中的支线故事。标签也会在无形中产生内化的功能,也就是人等同于标签。人用标签的眼光看自己时,人只有标签,其他属于这个人或家庭或单位的重要的特点也不会被看到,甚至被压制。
因此我们会对标签、去标签特别留意和觉察,这种觉察会协助我们更好地看见标签之外的这个人、家庭。
所以“去标签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也在实践当中需要很重视的一个东西。标签它是怎么来的?标签是根据怎么样的标准跟量尺来的?当然标签也许也有它存在的价值跟意义。
但是标签可能会限制一个人看待自己的看法,标签可能也会影响主角跟他人的关系。
因此一个是我们不去对来访者贴标签?一个也去看看在来访者的生活当中曾经有过怎么样的标签?可能是自己贴的,也可能是周围的家人或是朋友们贴的。然后慢慢地可以透过对话,让人们开始看到自己不等于这个标签,人们还有属于他自己特色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