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走进学生心里,是今天阅读《高手教师》第二辑——课程理念中《暮省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细节。
第一条建议是走在问题前面,教育中的绝大多数问题,至少80%的问题,都可以预测到并且排除,之所以没有排除,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件事在心中的重要程度还不够,二是我们缺乏相应的职业习惯。
习惯本身意味着程序和标准。反复检查,文章中提到每次上课前提着一口气就是我此刻的状态,总是对准备是否到位惴惴不安。
我对一年级孩子的陪伴学习,甚至想过这些问题,要想让孩子集中注意力,那么身边的干扰因素一定要排除掉,需要提前准备好,远离干扰源所做的就是断舍离,及时收拾无关的内容。
自己聚焦也是如此,需要把任务清单具体列出来,重要的事情自然会往前排,有效避免晚上睡觉前发现还有重要的打卡任务没有完成的情况。
第二条建议是就像谈恋爱一样教书育人。
爱一个人是自己的事情,付出也是一个主动的行为,用心付出,打动内心的设计都需要真诚和坦然。
认真就能做对,用心才能做到更好,很多的别出心裁,创新都是出自用心体验,才能有机会锦上添花的效果。
第三条建议是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老师。
要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昨天晚自习第二节上课前,我走进教室,准备合班上课,26班的学生坐在过道之后,走到台下的机会就没有了,我 看到教室后面墙上流水的声音,是润泽在接水。他看着我莞尔一笑,这个动作也许是默契,我能理解课间时间他没有顾上接一杯水,而且我是提前进教室的,学生的基本需求需要满足,当然要感谢上课前,聂老师进教室帮我维持一下纪律,说了教室只有一台空调,不要讨论热烈把空气氛围弄炸了。经他这么幽默提醒,学生的课堂状态就集中在分析内容上。
发现不知不觉自己就在操练这些内容,甚至感觉已经内化成自己想要执行的东西,完全没有意识到再次阅读发现出发的根本点就在这里,所以需要多做,然后才能感受到理论的支撑点,需要多读书,好书不厌百回读,这才第二次就发现自己保存的东西能够提取出来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