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呼兰河传》第七章。
本章主要讲述了冯歪嘴子的故事。
冯歪嘴子是磨房的伙计,他本本分分,辛勤劳动,对人热情。第一节通过两个情节表现了他的质朴品质:一,他干活的磨房和"我"家后园隔着一扇窗子,夏天,蔓生的黄瓜把窗子遮得严严实实。此时,人和人说话便看不见对方。当其他人悄悄离开后(有的甚至是故意离开,捉弄他),冯歪嘴子依然热情地说着;二,他做生意,卖黏糕,当看到"我"想吃黏糕时,会主动送给"我"吃。他是勤快的,能干的,人们都这样认为,跟他们认为王大姑娘一样。但当人们发现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私自结合,并有了一个孩子后,各种恶语恶言纷至沓来。在人们鄙夷的目光中,冯歪嘴子一家仍旧过着简陋但温馨的生活。孩子渐渐长大了,希望也日益增多。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王大姑娘得病死了。此时,人们认为冯歪嘴子和他的儿子要完了,但冯歪嘴子依旧好好地活着,他的儿子们也渐渐长大。本文没有说冯歪嘴子一家的结局,而是采用了开放式的故事结尾,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但一字一句,无不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希望,对冯歪嘴子一家的美好祝愿,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第七章的主人公是冯歪嘴子。第七章勾画冯歪嘴子从众人熟知的粗糙单身汉到已经成家,有了媳妇儿子,这让街坊邻居大为吃惊,于是重点描写了去冯歪嘴子家看热闹,说风凉话的街坊邻居(附原文)大家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围观,“呼兰河城好凡是一有跳井投河的,或是上吊的,那看热闹的人就特别多,我不知道中国别的地方是否这样,到我的家乡确实这样的。”冯歪嘴子一家——焦点是冯歪嘴子小儿子咧嘴一笑中露出的“小白牙”——的命运,营造好了势所必至的运笔方向。
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
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嫉妒,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难产死去,但他看到大儿子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