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性,这是一个悠久、深刻而沉重的话题,只要人类存在,这个话题就不会消失,同时,它就像“宇宙起源”那样是个未解之谜。从数千年前的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起就开始了对人性的争辩,(孔子也提出“性相近”,他承认有人性,但不说人性到底是什么)至今依然扑朔迷离地让人前仆后继,各种名家名派争相研究探讨试图对其作出合理的概括揭示,当然,不少人也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丑陋的和美丽的,善与恶,人性的这两面,可算让人类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自己。而在这里,这话题毕竟太深奥,我所学尚浅,难有足够的内涵作出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见解。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依旧涉及人性。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由于现实因素,难以展开实践,只能通过长年累月的所观察到的一些生活现象做一番概括性的“大言不惭”的论述,而这里所论述的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所以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我相信,即使是“管中窥豹”,也能“可见一斑”。(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
正文
是人都喜欢安逸,贪图享受。当然,这世界终究不缺乏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的人,虽然这些人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享受,但至少他们有个自我追寻,价值探索的过程。不像那些为了享受而享受的人,只图一时爽快,得过且过,毫无目的地像茫茫大海上的帆船随风漂流而离靠岸遥遥无期,生活看似满足内心却如空心菜那般有华无实。不可否认,人人都有追求舒适与享受的权利,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喜欢的却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沉迷于游戏是一种娱乐享受吧?我喜欢玩,消遣时光,为什么要消遣时光?还不是因为无聊,因为所做的的事没能以自己幻想的形态表现出一定的意义,从而乏味、厌恶,只能寄情于虚拟世界中,所以喜欢并不代表渴望。(仔细考证,这里不具有严谨性,仅供参考)
当然,还是那句话,人人都有追求舒适与享受的权利,只不过要明白自己到底处于哪个年纪,哪种环境,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年轻的时候,正值水木年华,这时候你更多的是先谈论学业和梦想、奋斗与内涵,再去触碰爱情和生活;中老年时,当你有了足够的能力后,你就不会为了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苦恼和劳走奔波。所以,过分追求安逸,贪图享受,大可不必过早。以我的舍友为例,他是一个较胖的小伙子,每天真的就是除了吃就是睡,要么看电视剧,要么想着什么时候放假,成绩他不在乎,四学年总绩点能达到2.0顺利毕业就行;任何活动也不热衷,还不如坐在宿舍刷剧。(此时我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苦笑却愉快)当然,他也有梦想。他说太胖了,目前的目标是减肥加健身,于是去健身房办理了一张健身卡,开始的时候很积极地去了几天,后来哭丧着叫苦叫累,干脆放弃了,胖就胖吧。他跟我说:“我以后想当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稳定待遇好。”我默不作声,为什么他想到的只是这个?工作稳定待遇好,而没有教书育人的想法?或许有,我不晓得。我不敢否定他的梦想,但从他的现实生活的一些轨迹来看,我有所怀疑。一个只知道吃喝刷剧、决定的事中途放弃、一点苦都吃不了、一年下来包括专业书在内没看几本的人能当好一个语文教师?还颇有抱负地扬言三年内当上学校行政主任?除非六月飞雪。(无论家庭背景)
人生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胸怀大志,却又虚度光阴。他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知足常乐,说得不好听就是得过且过吧。(写到这里,我是不是该反省,我这算不算是在背后说别人坏话?这是否也是人性的丑陋之处?)在这个年纪,把该做的不该做的,本末倒置;现实与梦想,两两平行。贪图享受却高谈阔论着梦想,是否折射出了人性的丑陋的一面?(写到这里感觉有点走神了,虽然是事实但所施加的主观色彩似乎强烈,且写作者价值观不一定是科学的)
我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很多人,在与人交往中,一旦出现矛盾,总是先责人忘责己(虽然有时错确实不在自己);而若果有好处可沾,大都想着先利己忘利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自私?不晓得)下面讲两个故事(不作评论)。舍友A感冒了,受不得凉,特别是夜间风又大。舍友B似乎一年四季浑身发热,那时天气还没这么热,但他夜间开风扇三档,大开窗户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舍友A说:“可不可以把窗户和风扇关小点?夜间的时候人抵抗力较差,我怕感冒会加重。”“不行啊,你感冒了就更加需要通风透气了,没事啦,吹一下自然风会好的更快的。”舍友B毫不在意地说。舍友A不说话,突然沉默下来,我感觉空气都变得诡异了,黑夜更黑了。第二天起来,不出所料,舍友A病情加重,非常生气,偷偷地跟我抱怨说:“妈的,一点都不考虑别人,天气也不怎么热,忍几天会死啊!有没有想过等哪天你感冒了我这样对你!”确实,这种情况是人都会生气,我很理解他的感受,也同情他的遭遇。但我不能说什么,也不想说。第二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有那么几天,我得在宿舍做作业,舍友A(此A非彼A)在看国足比赛,不仅直播声音大,还自带喊叫音调,时而鬼哭狼嚎,时而欢欣鼓舞,时而拍桌而起。(好吧,我理解一个痴狂球迷的感受,但若把理解当做肆意妄为的资本,人的耐心就会消耗殆尽,所以理解并不代表包容)第一次的时候,我什么都没说,懒得说;第二次,我委婉地跟他提了一下,他应了。第三次,耐心用尽,可他的回答让我无奈地笑了:你要不去图书馆吧,你平常不都是在图书馆待着吗?我看球赛都是这样的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摊手)
人的忍耐真是有限度的,若果把他的这种行为当做一种“怨”的话,我想没有人能够做到“以德报怨”(或许真佛可以,我不晓得),反正孔丘,老聃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只不过就我而言,我不想去做那些毫无意义的无所谓的争辩,老聃跟我说过“夫唯不争,故无尤”,何必多说两句呢?自寻苦吃。还是子休说得好,你说了你就是对的吗?而我说了我又是对的吗?(齐物论)
......
一个宿舍,四个人,来自五湖四海,三观差异难免,四年朝夕相处,其实就是一种折射出现实的原始的未成型的社会。当然,宿舍总体风气还是很好的,无人抽烟,无人酗酒等等,而上面所述只不过是我们在细微末节处表现出来的为人处世观让我捕捉到而已,只为揭露人性,并非抨击针对。虽然只是个例,但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来看,尽管只是“管中窥豹”,依旧“可见一斑”。生活中大有这样相似的例子存在。
当然,人有丑陋的一面,必定有美丽的一面。相对于荀卿的“性恶论”,我更愿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想活出纯真的模样,只不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罢了,才活不出自己想像中的模样。(太极有两仪,天有黑白夜,人有善恶,但人活着不仅仅只是向善向恶两种选择,更多的是时善时恶。这才是真正的芸芸众生的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