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这几天,李镇西老师比较郁闷。
江苏省溧阳中学的一名高二男生因抄袭作业被班主任口头教育,并要求他次日向全班做检讨,但在受到批评几个小时后,该16岁男孩从自家小区的楼上纵身而下。家长讨问说法,溧阳中学及溧阳市教育局认为,学校及老师在教育孩子上并无不妥——班主任要求学生写检查做检讨,是一种正常的教育手段,且当事教师的教育行为没有违反上级相关规定,也没有违反国家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学生因为教师批评而跳楼,大众和媒体很多时候都选择站在弱势的一方,开始对教师的苛责,即便教师没有责任,迫于压力,学校和教育部门最终处理结果也是教师和家长各打五十大板,因为这样才能平息事端。这次事件之后,学校和教育局理直气壮地站在教师一边,支持教师,十分罕见。所以,李镇西老师击掌叫好,忍不住在飞机上写下了博文,题目就是《教育局就应该这样为老师撑腰!教育如此窝囊,以后还有谁敢当老师?》。果然得到不少教师认同,一呼百应。
问题由此而起。在为文中观点大声叫好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指出,以“民主”和“爱心”为名片的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这次真的错了,“李镇西用一贯的很能煽情的生花妙笔,挑战基本伦理常识和公众的道德底线。”“李镇西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第二次了,而是第N次了。这只能说明,这绝不是他逞一时口舌之快,或对某些问题出现了误判,而是他本来就是这种认知,就是这个水平。可以预测,如果他不学习一点法律与伦理方面的知识,不反思自己在这些热点事件中的言论是否有违法理、有违常识、罔顾伦理的话,这样的言论以后还会有N次。”“以这样的水平,不用说做专家、作家,就连校长、班主任都当不好。”(陈宇《对“李镇西就溧阳学生跳楼的言论”说不》)
随后,李镇西老师的这篇博文在“领导的劝说下”,为了顾全大局,被撤掉了。说实话,在家校冲突中,学校和教师也不见得是什么强势群体,这次终于可以理直气壮一回,结果是这个样子。你说郁闷不郁闷。
学生跳楼,对于家庭来说,是灭顶之灾,父母和亲人都还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事件的原委自然会随着调查而慢慢清晰,但是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需要悲悯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只有十六岁的高中学生。我不知道教育局和学校是如何具体回应的,但是如果只是媒体上所说的只有一句,“学校及老师在教育孩子上并无不妥”,便打发了事,没有对死者的同情,没有对家长的安慰,也不打算做一个详细的调查,这无疑是对生命的漠视。李镇西老师却为此高度点赞,这是很不妥当的。不仅如此,博文中的图片也十分刺眼,“还我孩子,我要真相!”这是一张“校闹”的图片,虽然下面注明图文无关,然而对于家长来说,这无疑就是一种挑衅和侮辱,有违基本的法理和人伦。
据悉跳楼孩子的父亲也是教师,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还是非常关心的。事件发生后,这位父亲没有采取极端的维权方法,而是忍住巨大的悲痛,细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无失当之处,反思孩子的个性问题。旁观者也许可以通过“孩子缺乏耐挫力”,或者“抑郁症”来解释一切,然而这些只是猜测,即便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他已经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就不能再去苛求。除了自身原因,人也是环境造就的,每一起事件的背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难辞其咎,这里不仅仅是法律责任,还有教育责任,道义责任。如果能够找到答案,或者通过权威调查得到公正的结论,对家长来说,这也是一种安慰。
据媒体报道,溧阳市今年已经发生了四起学生跳楼事件,原因各不相同,即便是学校和教师没有责任,出于人道关怀的需要,教育和相关部门也要认真调查、积极反思、寻找根源,最终解决问题。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果只是急着撇清责任,而忽视对真相的追问,没有来自学校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反思,就难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做教师,多数都是和未成年人交往,最怕的是冷酷无情,成为“夺命书生”和“灭绝师太”,目中无人,把学生当工具,当容器,当奴仆,缺乏基本尊重和人性关怀。我常常想,教师的心要软,要敏感,小心翼翼,善待并呵护每一个生命,防止出错,一不留神就会酿成千古恨。即便不做教师,也要对生命心怀敬畏,每个生命都是一种偶然,在孤独的道路上需要结伴而行,这不仅是做为同类而惺惺相惜,更是人类这一独特的生命,因为有思想而高贵,有情感而丰富。
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需要悲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