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李松蔚老师的一篇公众号推送,叫“别人可以有的,我为什么没有”,观点有趣,想拿出来自我剖析一下。
我们自己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好过,比如别人比我有钱,别人住好房开豪车,别人有漂亮贤惠的女朋友,别人的成绩更好。我们当然可以自怜自伤。
但在自怜自伤之前,还有关键的一步,就是见到别人好,推论出自己不好,这个逻辑有个大前提,就是我认定:别人有的东西,我没有,就是不好。
那么这个观念是如何植入脑海的呢?
须知人类历史绵延悠长,既有把人类分成三等的法典,也有承认人人生而平等的宣言。按《人类简史》的说法,这两种本质上都是人们的信仰。实际上是群体性的概念构建成的世界观,并用文字和语言让个人能够接受并理解,最后内化成头脑深处的部分。
用佛教的术语,即为“执念”,而用认知治疗的术语,即为“条件化信念”。
当它并非客观存在时,就会成为某种坚信:别人有的好东西,我也应该有。
即使过程痛苦、无奈、抑郁,这种信念也没有消失,反而越挫越勇。
打个比方。别人问一个问题,A答上了,B没答上,B希望自己能答上。同一件事,A干成了,B没干成,B就觉得自己不好。
但是如果跳出B的框架来看。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两人讨论的问题,也不知道他们所讨论的事。还有的人,问题摆在面前,也会视而不见,因为潜意识里没有这个概念,他想看也看不到。还有的人不会加入探讨,因为内心深处坚信这事我做不到,所以会选择性忽略。
如果这么看,那拥有这份“我也能做到”的希望的B,在因为技不如人而痛苦时,是否也是充满自信呢?
可能潜意识里一直是自信的,只是意识一直在用焦躁、嫉妒来压抑自己,没法敞开身心,让心底的自信满溢出来。
如果能放开成见和限制,让能量自由流转,心底的巨石就会松懈许多吧。因为‘我’不是刻意在寻找自信,‘我’就是自信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