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迎着秋风,高校相继开学,又进入企业校招抢人的忙碌时节。现在想起上半年去西安进行春季校园招聘,当时还在跟同行的同事开玩笑:这是我们俩第一次搭档出来,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下次可能就代表不同的公司了。当时,不经意的闲谈,却预示着什么,因为当时内部的工作氛围确实让我们都有些不满,虽没有明确去意,也许已经萌芽,现在作为当时人力资源稀存的老员工,现在也都各奔东西到了新公司。
印象中的群面
所谓群面,通常指无领导小组面试,企业校招时面对诸多优秀求职者,为了提升人员选拔的效率,便会使用群体面试的形式。记忆中我作为求职者,总计参与过两场群面,双双落选。
第一次是参加人力资源的管培生面试,也是研究生毕业时仅有的Inhouse HR面试,几经周折到达面试地点后,先是做了一堆测试,虽然有一点心理学的底子,但对海量题目还是很难招架。做完题,就等待着开始群面,虽然到场的候选人也就五六个人,给的是一道渡船的相关两难问题,讨论和作答的具体内容记不太清了。讨论结束后,面试官补充了几个问题,让后就结束散场,对我而言增加一场面试体验而已,当时并未有任何思考。
第二次是参加一家猎头公司的面试,这一次的体验跟第一次最大的差异是,周围的观察员(面试官)多了很多,一个小房间里6个候选人+6个面试官。因为是猎头公司的招聘,题目也是跟新招聘项目相关的主题,相比较其他求职者因为有一定的实习经验,在具体观点的输出上还是基于个人经验,小组讨论中主动lead的动作并不多。现在反思,还是当时的重视度不够,另外可能自己在过程中表现的合作和leadership或者其他特质并不能匹配上一个猎头培训生的要求。
群面观摩
今年营销体系管培生校招,沿用去年项目制,国内国际业务的HRBP轮流主持群面,每场同时从几个业务版块挑选业务面试官参与面试。因为有很多像我一样没参加过去年的管培群面,今天下午的两场除了主持面试的HR同事和当值面试官,其他人员也是作为观察员在会议室里围观。
下午群面的特殊之处在于采用线上形式,面试主持人和参加面试的同学全部打开摄像头,这根线下围坐在圆桌上一起讨论,氛围和直观的体验上还是有很大差别,即使这样有些候选人在自我介绍时还是会紧张。
线上的缺点是会丢失同一空间下,候选人的肢体和通过场域传递的信息,当然,因为所有候选人都是直接面对镜头,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实时可以看到所有候选人,而摆脱了传统布局下,作为面试官只能在后方或侧后方观察的限制。
下午两场下来,确实能够发现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能够展现同学们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这两项有优势,加上过程中积极参与,一般都能够得到面试官的关注,至于专业,群面过程后面试官提问相对也比较少。毕竟作为营销的管培生,同学们提前也做了功课,选了未来的方向。
因为群面的淘汰率高,又被称为“死亡面试”,当然,群面能让优秀的同学脱颖而出的同时,对面试官及面试的组织者也有很高的要求,要玩转群面无论求职者还是面试官都需要不断精进。
《工作闲谈丨群面》
Wednesday 06/09/2023
简 书2023/0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