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授课、演讲,其实都是在「解释」。
「解释」的实质,是借助讲者自身参考框架、运用其理论和经验,帮助听众认识问题本质、看清所处环境。
为什么许多老师讲课那么枯燥乏味,学生听了直打瞌睡?
第一,老师平时对学生过于严苛,总是批评训斥,引起学生反感和排斥。这种情况下,讲课内容再好,也会有部分学生不由自主地抗拒学习。所以老师应该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多和学生沟通互动交朋友,想一想,人生中能有一个像朋友一样一起玩耍的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第二,学习形式过于粗糙,只有简单的讲述、做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科学证明,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如果能够发动学生,一块提问、研究、讨论、互动、热火朝天地展开实践,开小差的可能性就能大幅降低,学习的掌握度和成就感也会大幅增加。
第三,理论再好,抵不过一个“我不需要”。很多有益的内容,由于其深度、难度而显得「反人性」。怎么办呢?讲者需要找一个有趣的角度切入,调动听者的兴趣。人类的大脑,倾向于对奇特的、新颖的、意外的内容做出反应,一个奇葩的新闻、匪夷所思的现象、令人揪心的故事……都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有的朋友喜欢“分享”,却让人感觉“啰嗦”、“牵强”、“好为人师”?显然,也离不开上面所说的三个方面。有什么破解之道?
首先,要学会倾听,鼓励对方多说一点,反复确认对方所经历的事实和感受,借此了解其性格特点、真实需求。
其次,不要讲大道理,而是从对方所表达的内容中找到矛盾点提问,一起讨论和挖掘出问题的本质。这一步非常关键,一定要避免过于强硬、绝对化的的表达,而是用简洁有力的理论模型来作为参考。
最后,帮助对方看清问题关键之后,可以委婉的提出建议,并且以有趣的故事或者案例作为佐证。
这样的流程下来,对方就会觉得你非常尊重他、而且有真正帮到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