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踏红尘,一笑作春风”。昨晚第一次听到春风老师关于自己笔名的解释。第一次听她的分享,在视频里见到真人,如沐春风,收获满满。
昨晚的分享主题是《浅谈阅读和写作》,春风老师从读书、写作、出书三个方面做了分享。
一、关于读书
1.多读经典
如果大家还很年轻,我建议你一定多读我们的经典: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地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的书,是一种挑战。
2.精读书(舒)
益处:(1)内化成生命的一部分
精读书,书才能内化成生命的一部分。你才能打通书内书外,就像孔子所说,学与思的交融。达到这个境界,在生活中,你将是一个有情思的人:有情,给人温暖;有思,有生活智慧。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你既有温暖又有智慧,那么会给另一半,给孩子,给身边的人传递很多正能量
(2)内化成写作的一部分
读书时,要贴近文本去阅读。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过度解读。文字是热的、是暖的,人物是鲜活的,画面是生动的。
二、关于写作
写作的初衷有很多。人各有异。里面提到的最后一点让我觉得很感动。为了在遥远的未来,和孩子们相见,所以选择记录,将心中的爱隐藏在字里行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终究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若我们不能陪孩子到未来,那就让文字躲在他们成长的路边默默守候。爱可以滋养生命,谁说不是呢。
1.关于读与写
(1)关注小人物
(2)关注世态人情(世态人情是小说的呼吸)
(3)和自我对话
文章要有我的存在,也就是文章要有辨识度,不能面部模糊、要有自己的风格、思想、气质,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的。
老师提到了另外一个词。叫做感受力。感受力来自何处?换位思考与悲悯情怀。因为懂得所以看见。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体察到人性的善恶复杂,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而这样的文字才是最有力量的。
写作最重要的是要过语言关。关于语言有三点。
(1)准确(就像找靶心一样)
(2)有自己的风格(既要有天上的云:文字要美。也要有地上的泥土:文字接地气,不是堆砌言)
(3)仿写开始(背诵-摘抄-分析-仿写)
学+思到输出的过程。只有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算是真正吸收了。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
三、出书
对于写作爱好者,能够出书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春风老师能出书是一个持续输入,静待花开的过程。一个人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持续深耕,开花结果是迟早的事。
细想一下自己只能算是一个文字的伪爱好者,总会有不一样的原因就轻易中断了文字的更新,能够被轻易放弃的东西就不是真的热爱。我应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写作态度。
先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勤奋+坚持,就会有结果。愿每一个文字爱好者,都能有花开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