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心理
给个机会,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给个机会,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 山村静听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19:12 被阅读7次

    “为人父母居然不需要通过任何考试,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今天这个社会明明做什么都需要培训,需要资格考试,但偏偏为人父母却毫无门槛。”这是一段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的话,也不知道最初是出于何人之口,但是它就是这样流行了起来。

    说实话,我对这段话是非常地不感冒,也很反对什么证什么证之类的东西。一个证只能说明你曾有过某段经历,并不说明你真正具备了某种能力。但从这段话看来,确实有很多不称职的父母。那称职的父母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或者说你以为的称职,对孩子来说也是称职的吗?

    这段话是从说话者的角度出发的。它既没有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也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相较于父母的角度,更不客观。每个说话者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所以往往看到的事情不是事情本来的样子。

    真正关心孩子,就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才能看懂他们的需求与焦虑。不会说话的孩子只会哭,但是每一种的哭都代表了他们不同的需求和欲望。作为抚养人,如果你意会错了,他们会哭得更厉害;如果你意会对了,他就会非常开心马上停止哭泣,做出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年幼的孩子虽然能够灵活运动和表达,但有很多无意识的行为,你能了解吗?无意识的行为看起来不太正常,不能正常解读他们行为的抚养人,往往就以为他们是生了病,把他带给医生。然而,但医生诊断他们没有任何生理问题时,症状却依然存在,大家都完全不能理解。这个时候,孩子大都会转诊给心理医生,希望心理医生能给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当然,最熟悉孩子的莫过于他们的抚养人。但当他们的抚养人都不能正确解读他们的行为,就会把这种行为看成病态症状。那些所谓的症状,其实根本不需要实际的治疗,只要有人能够正确解读出它们的潜藏的意图,症状很快就会消失。所以说,有时候孩子身体的不适,并不是因为生了病,而是因为他们某种强烈的要求或错误的认知。

    英国医学博士布拉夫曼很擅长解读儿童与青少年隐藏的心理焦虑。他50年来,一直关注这方面的情况,积攒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把这些实际经验化成文字,出版了《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你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图画的语言:心理咨询新发现》、《打开心结:如何与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

    在这本书里没有更多的前言与后语,就是24个完整的案例故事,向我们展示孩子们身体和情绪的多种症状,讲述孩子们的无意识焦虑,以及父母有意识的无意识的焦虑投射在孩子身上的焦虑。

    12岁的托马斯会尿床被带到了布拉夫曼这里。托马斯的父母离异,并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托马斯清楚的知道这些事。托马斯有一个哥哥,他的哥哥有时候会控制不住的用头撞墙,好像感觉不到疼痛。托马斯斯说起哥哥的这些事情时,留下了痛苦的眼泪。

    布拉夫曼医生正确解读了托马斯的这一尿床行为:尿床代表的是托马斯对他哥哥的深切同情而留下的眼泪。当布拉夫曼医生向这个12岁的小男孩解释泌尿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告知他的身体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控制尿意时,托马斯的症状很快消失了。

    布拉夫曼医生习惯从患者的不受干扰的语言、行为、图画中解读他们无意识的意图。当他能够正确解读时,患者感到了最深切的理解与关怀,他们就慢慢的克服自身的障碍自愈了。

    我们常常说“心病不是病,但心病还需心药医”,就是这个道理。患者的焦虑能够引起身体上的不适,这说明使他们产生焦虑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忧虑是多么深重,他们急需得到关怀和理解。这种弥足珍贵的关怀和理解,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焦虑就消失了,接着身体也就恢复了。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并不是拿了一个证件就万无一失的。当你走进孩子,与他们同情,才能感受到他们的感受,真正理解他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个机会,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ce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