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春期》一书中说:
“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灵的突变就像一场剧烈的风暴。
每一个看上去叛逆、难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持。”
为此,做家长的需要:
1. 不较真,提高对孩子的容忍度
曾经,每次测试后,我都要求儿子复盘一次,写出失误的原因,分析不到位,撕了重新来一遍,什么时候我满意了什么时候停止。
可是,我越逼迫他,他越敷衍了事,离我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
后来,我转变策略,不再揪着某些让我不太满意的地方不放,而是逮着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猛夸,他也不再处处和我对着干。
我渐渐发现:和青春期的孩子较真,最容易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所以,那些无关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该放的就放,母子关系就能迎来破冰时刻。
2. 避开锋芒,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模式
青春期的孩子犹如一个炸药包,不定哪句话、哪件事就引发爆炸。
我也是在教育儿子时碰了钉子,才发觉应该改变之前惯用的命令、讥讽的口吻。
儿子放学回家时,我不再对他说“去写作业,立刻马上”,而是询问他“今天累不累,想先写作业还是先休息一会儿?”
我也会和他分享我和学生之间的趣事,聊一聊他在学校听到、看到的趣闻。
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不再对他冷嘲热讽,而是和他分析考砸的原因,把知识点再巩固一遍。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儿子比以前自律多了,玩半个小时后准时写作业,并且不再潦草应付,背东西也专注了很多。
很喜欢一句话:
“铁一样的教育,最后落在孩子身上,都会跟水一样绵软无力。柔一样的教育,最后落在孩子身上,都会跟铁一样刚劲有力。”
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是下下策,只有摒弃那些命令式的、不留颜面的言语,孩子才能卸下一身防御的装备,与你亲近。
3. 少侵入、多尊重,给孩子留足成长空间
之前的我很少会站在儿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总认为他还是个孩子,只需要跟着我这个教育者走就会万无一失。
换位思考后不难发现,这一代的孩子衣食无忧,可他们的精神压力一点都不小。
下了学堂又入补习班,忙得像陀螺,不够宽厚的肩膀上还要扛着一家人的期望。
如果每天再承受父母的耳提面命和监视,他们真是一点喘息的空间也没有了。
结果就是,孩子烦躁,父母生气。
《正面管教》一书里说: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所以,问题来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理解和尊重,和孩子站在统一战线,一起打败问题。
唯有如此,问题才会被顺利解决掉,孩子也能在平和中得到成长。
想起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过的话:
“青春期总会结束。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孩子还会在成年之后重新回到你身边,而你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总是批评他、反驳他、要求他,亲子关系就破坏了,当他成年后,你就很难再对他有影响了。”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父母做出的每一个改变,都会对孩子的未来和自己的后半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我不再因为儿子暴躁、冲动、易怒,一心想修理他、纠正他,而是把他的青春期当成修复亲子关系、改变教育方式的契机。
我已经做好准备陪儿子度过可能是鲜花,也可能是尖刀的阶段了,希望能助力他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39473/9cf4c4ad5d26dce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