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杀者内心

自杀者内心

作者: 周四兒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22:55 被阅读0次

    自杀是个蛮沉重的话题,可我不想绕开,原因无他,在或长或短的一生中,“自杀”和“死亡”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至少有过一次,甚至只是0·1秒的瞬间,很多人都想过“不如死掉算了”这样的念头。
    我接触的最年轻的意图自杀者,是不到5岁的孩子。
    我接触的最多有自杀意图的人群,是12-18周岁的青少年。
    当家长哭着、茫然地问我“为什么TA要这样?”的时候,我没办法告诉他们——TA说过的无数次“救救我”都被忽略掉了,于是只有这最后一击,要么浴火重生,要么万劫不复。


    图源网络

    自杀的人格背景
    一、外控型性格。
    外控型性格的人思考问题的中心经常在外界,认为事件的原因和控制是归于外部环境,“我命由天不由我”,他们认为所有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是由运气、机会、命运造成的,个人无法改变。
    同时,他们较为在意他人,一部分是对别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敏锐捕捉和联想;一部分是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压抑,希望通过压抑自己让对方满意,事与愿违时容易自暴自弃。

    究其原因,从心理模型建立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追溯至童年0-3岁阶段,0-1岁时孩子的哭闹能否及时被家长觉察并让其舒服;1-2岁时能够有主动选择权、“不要”能否被接纳;家长将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纳为可控的内部原因还是不可控的“天意”……

    二、敏感的气质。
    我们常发现有些孩子“大大咧咧”,粗狂好养;而有些孩子仿若“林黛玉”随便说说,甚至只是看一眼便能惹得TA情绪低落。
    我们无法一句话就让大大咧咧的孩子精致点,也无法让敏感多愁的孩子自己去学会“想开点”。
    俗话说“三分天定,七分努力。”作为养育者和陪伴者,我们需要从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他们,像一个榜样一样,像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样,让他们看到“原来靠自己是可以改变的。”

    在这两个基础上,我们再去理解其他的自杀品质,就轻松了,例如:
    1、粗暴养育倾向的家长。
    不仅是暴力的管教方式,有时被我们忽略的“粗暴”态度更为伤人。粗心地认为“这有什么,随便一点就好。”于是忽略了孩子的敏感点,让其感受到缺少关怀和理解的伤害;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有什么,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行”而忽略孩子的特质,会让孩子感受到“苛刻”以及“僵硬”的应对模式。

    2、应变僵硬,解决困难能力弱。
    由于接受的养育经验让其缺少灵活与被关照的经验,于是在遇到让其难以面对的事情时,便会缺乏成功经验和应对困难的资源,形成“我帮助不了我自己”,加之由父母代言的外界长期无法提供有效支持,形成的“没有人能帮助我”的固化印象。
    由此不单对自己产生无能为力的定义,对他人的建议也常以“不可能对我有帮助”开始思考其中的困难和无法应对的部分。
    最终在面对困难时变得没有弹性,非生即死。

    3、危机事件。
    通常自杀者的自杀想法并不是凭空而起的“不如死了算了”,而是在面对靠自己无法应对的冲击或冲突事件时升起的念头。例如突然得知一件自己认为“天都要塌了”的事情,或者自知成绩不好却被要求一定要好好读书。

    4、抑郁情绪。
    在自杀前,当事人通常对现状感到无助,对问题解决感到无望,情绪低落或突然的激动、敌对。

    5、冲动的选择。
    面对危机事件的压力,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为求解脱于这种压抑的状态,当事人做出自杀的选择。(此处排除深思熟虑的自杀者,他们的心理活动与此有别。)

    当我们将以上2+5的条件进行组合时,便能对很多自杀者内心进行梳理了。
    “放弃吧”,是大众人群在面对困难时会产生的想法,我们想要放弃的是这件事情,是具体的部分,由于我们的应变弹性,我们会知道“放弃了树木,还有森林,还有花草。”
    而自杀者在面对困难时也会这样想“放弃吧”,可惜的是,他们选择放弃的,是整个生命。

    如何摆脱自杀行为或念头?
    悲观地说,当一个人已经有了自杀念头,想要靠其自己的能力去摆脱是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是奢望,原因如上综述,在认知上错误地觉察和解释外在的刺激,在思维上有不合理的推论,个人又形成了负向的感受、低自尊感,甚至形成罪恶感或无助感,最后便难以自拔地陷入情绪漩涡,如TA能够做到弹性地寻找资源,自不会只找到自杀这一条路。

    其次,靠他人的帮助是一件艰难的路。原因亦如上述,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化,认知已成惯性,要在他们的生命中注入新的能量,需要先倾倒出一部分原本的沉重。而这个过程,协助者要承受住对方的承重,以及由对方的承重所牵引出的自己那部分承重。

    而我们能注入的新能量,是重新将其需要的“关注”、“理解”、“陪伴”、“支持”供应上,让其恢复心理能量去对抗那些让其不适的部分,而不能让其就着那孱弱的身躯去面对、去挑战。

    再来一段艰难的描述,希望通过对不同自杀形式的了解,能让我们更清晰当事人背后的苦难。

    1、跳楼自杀者:跳楼、跳桥等从高处坠下的行为,多考虑诉求为远离自己的现状,转而投入“美好的世界”。重点在于当自己深陷烦恼时的无法自拔,当置身于高处,从另一个视角看待下方缩小后的世界会产生“那是个不同的世界”的感觉。——遥记得自己曾登高爬至一座山峰的顶端,转头看到来时的城市在脚下如同小火柴盒,拥挤的一排排房屋在此时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在我的脚下,一时间莫名地便留下了被体验为“悲悯”的眼泪。
    跳楼自杀的行为,特殊在于坠下前的俯览众生之感,即“看破”;而那“嘭”的一声作为自己最后的声音,体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声之弱和不被人重视,于是这最后的一跳,变成了震耳欲聋的无法忽视;同时,纵身一跳如投入“自由飞翔”的怀抱,因此这一方式也常被觉得自己不自由的人采用。

    2、入水自杀:包括投河、投海、浴缸溺毙等。经观察总结和对动机的分析,多为在情感上受到挫折者,自我感觉内心缺乏滋养和滋润,而深入水中象征着回到母亲的子宫中,那最原初的滋养之处,通过一点点靠近水源,逐渐寻找内心的平静。——此处可以体会当我们自己深受压力时,在沐浴、温泉、仰面浮在水上时压力渐消、内心逐渐平静的感受。

    3、吃药自杀:
    一类为安眠药,内心感到疲惫不堪而通过“永久地睡去”寻求放松。
    一类为毒药,如敌敌畏、农药等,更多为由突发的冲突引发的内心如火烧般的愤怒情绪。

    4、上吊自杀:上吊自杀者的内在苦恼多集中在“表达不能”,聚集堵在胸口难述、如鲠在喉,例如在家庭纠纷、亲人关系问题上,通过上吊悬挂的行为表达窒息感,“沉默地发声”。

    5、割腕自杀:多从自伤开始,通过身体的疼痛缓解内心的受伤感,通过血液的流出,释放内在的悲苦、难过,生命力一点点地流失。

    ——古老的中国传统告诉我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在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来完结生命这件事情上,或有较多情绪来源于与亲密之人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占多数(我来之于你),然后是伴侣关系(生命的另一半),要么是曾经融为一体的关系,要么是想要融为一体的关系。


    不同的心理源让每个人都拥有除了语言之外的其他发声途径,有人通过身体的受伤获得本可通过说话来获得的关注,有人通过情绪低落、情绪亢奋来表达自己需要关注,也有人通过奇装异服来表达自己需要关注,而自杀,则是万般皆无用后的最后一项无奈之举。
    有家长总会保有侥幸地问我“TA是不是假装自杀来博取我的关注?”
    我只想反问:如果都需要用自杀的方式才能博得关注,那么TA合理行为下的诉求是多么没有得到回响?

    是的,或许会有人通过假装自杀来表达诉求,因为TA知道这是有效的,或许在其经验中,只有这才是有效的、会被正视的,那么,我们是否要回望下自己能否在其不需要采用这种极端方式的时候便给予其可以采用的其他方式、途径?
    毕竟,那个整天喊着“狼来了的放牛娃最后,真的遇到了狼来了的时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杀者内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ed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