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沙子用力地攥着,然后发现沙子会越来越少。
假如把这个姿势保持在10分钟,写出你的感受。
手腕会发酸、发麻,甚至会僵硬……
假如再带上情绪生气,愤怒悲伤难过,该就如何呢?
无论是肢体上出现不适,或者身体上发出感冒,嗓子不舒服,头晕等都是身体骑行我们要关注健康。
假如有生气,愤怒,悲伤难过,担心焦虑,这样的情绪也是对自己身体对自己的一个提醒。
放过自己吧!
放过自己,也就是放过了对方,比如孩子、丈夫、同事。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也要做放过这个动作,并且觉察自己的内心感受:高兴、激动、兴奋、快乐、愉悦,还是生气,愤怒,悲伤,担心焦虑。
此刻作为父母的,应该如何做呢?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尽早知道这三件事: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教的不是知识,而是行为习惯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后,将孩子的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
因为孩子85%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在这一时期被很好地塑造。
而7—12岁则被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
即这一时期孩子85%的性格、习惯一旦形成,当孩子长大以后,将很难再更改过来。
所以,孩子越小,越是教育习惯、养成习性的好时机。
就像是江河的源泉一样,水很小,很温柔,一点点人力就可以改变它的流向。
但如果在河流的下游,已经是大江大河状态下想要改变它的流向,那自然是难比登天。
很多父母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各种早教、算数、英语等补习班轮番上阵。
但比起知识,当孩子处于“潮湿的水泥期”时,父母最应该培养的,其实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的教养,是孩子出行在外的标尺
李玫瑾曾在《圆桌派》上说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的所有表现基本上都是一个折射,折射出父母的水准。”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潮湿的水泥期,请先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