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穷人到旷野中求见神,神从荆棘的火焰中现身。
穷人说:“神啊!我一个月只赚两个硬币不够生活,该怎么办?”
神说:“你应该拿一个硬币去生活,另一个硬币去缴学费学习。”
“两个硬币都快不够生活了,为何还要拿一半的钱去学习?”神说:“不这么做的话,你永远只能赚两个硬币。”
每个人刚生下来时,其实条件相差都不大,但通过不同的学习,后来的人生发展便相差很大。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考试成绩与文凭,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及早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之道。
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获得能力!
在蔡志忠看来,学习的关键是:及早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然后自发性学习,把学习视为天性,终身学习。
越是没钱,越是要投资自己,唯有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人生才会发生切实的改变。
有人说要尽早的找到自己的兴趣,从小时候就开始投入时间学习,那真的就是赢在起跑线上了。
很多人到了老年都还没找到自己的兴趣呢。或者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但一直没有在自己的兴趣上投入时间。没有好好享受自己喜欢的兴趣的乐趣。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考试成绩与文凭,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及早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之道。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获得能力。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考试成绩与文凭,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及早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之道。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获得能力。
其实大多数人拥有的两个硬币都用来生活了,极少有人拿在学习。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提到一个关键词:甘愿受,欢喜做。
倒挺像人生硬币的延伸,如果一件事,你自己不感兴趣,世界上就不会有人感兴趣;你自己不感动,世界上就没有人会感动。
作者讲述有一次出差,结果第一天就感冒了,但是又得全神贯注不然跟着自己辛苦的同事就遭殃了。
当时是既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自我转念:若是卧病酒店,一时半刻也好不了,不如豁出去,反正最坏的结果就是在活动现场不支倒地,那也算鞠躬尽瘁了。结果疾病没有严重,反而在忙碌着消失了。
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原来生病也必须得到我的允许!就好比疾病来敲门,却发现主人不在家,忙别的事去了,它敲了许久门,觉得自找没趣,只好自己走开了。
其实这个东西我倒觉得因人而异,要看什么情况。但是有一个感受就是:人要健康长寿、青春永驻,必须发愤忘食,同时乐以忘忧。最好“发愤忘食”的那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人“乐以忘忧”,这就是“不知老之将至”的秘方。
有人说大多数人的工作是为了谋生,或是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又如何乐以忘忧?
人工作当然有需求必须满足,但若只是为满足需求而不得不工作,就把自己活小了,自然谈不上乐以忘忧。
所以“甘愿受,欢喜做”,才是一项重要的人生修炼。
人要能欢喜做,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内涵,从中找到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所在。有欢喜自在其中;若是已经尽力,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工作的意义,那就该换工作谋生了。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从中找出意义,才能长久,其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甘愿受,欢喜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