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女儿今年开始上小学,接送她单程需要15分钟。然而每次都在半小时以上,原因就是堵车。
女儿所在的一小路途需要经过一中和二小。二小的大门就在马路100米处。一到7点半和8点之间的时段整条马路就被接送的私家车、三轮车、电动车、步行的家长带着孩子交织在一起。
在二小的路口前200米处有一个带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本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南北方向被拥堵的接送大军挤的不能动弹的时候,它的红绿灯放行时间控制的就显得那样不人性化了。
今天早上下大雨,这个路段真可谓寸步难行。突然感觉多出了很多车。
这就不得不联想到最近关于电动车雨棚的管制问题。就是禁止一切电动车、摩托车加装雨棚。在马路上只要被交警抓到就会被强制拆除。后来发展到连停在路边或者小区楼下的加装雨棚都被交警拆除,激起了很大的民怨。
我们这样的南方小城,一年365天有200天处在雨水里。出门带雨具是刚需。在没有管制之前,90%以上的电动车都加装了雨棚。可见电动车雨棚之于老百姓的受欢迎程度。
没有了雨棚,要骑电动车、摩托车只能穿雨衣了。不知道交通部门有没有去调研过穿雨衣有多不方便,尤其是像我这样戴眼镜的人尤其的不友好。雨水打湿了镜面,几乎看不清路,雨衣是贴身穿,雨水顺着脖子就往下渗。膝盖以下的裤子和鞋子雨稍微大一点就会被淋湿。
家长如果有时间倒是可以回家换掉被打湿了的衣服,可对于去上学的孩子,衣服鞋子要是湿了可没办法换。必须等到中午,或者下午放学才能回家。
我也没有看到有相关数据支撑,加装雨棚的电动车比穿戴雨衣骑电动车事故率高。但凭我的骑行体验,我认为前者更为方便和易于掌控。
总之,不管事实如何,由于雨棚被禁用,下雨天有车的都开车接送小孩了。这就是为什么越是下雨,车越多,通行率越低的原因。
如果接受,请容许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看看是不是能够减轻这个路段的拥挤。
第一:在二小校门口增派几个交警让车子和人流分开有序的从一个入口统一排队进入,再从出口统一出去。
第二:红绿灯路口在这一时段增派一个有经验的交警根据车流多少来切换两个方向的车流。
第三:下雨天就不要禁止车子加装雨棚。一方面电动车的通行率确实比汽车高很多,另一方面,在下雨天,使用雨棚对于骑行者来说是最友好,最便捷的最安全的。补充的一个理由就是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有私家汽车。
从这件事给我的一大启发或者是期望就是,每一个政令的发布和实行能不能结合实际做相关的调研和灵活变通,不要搞一刀切。
回到这件事的本身,禁止用雨棚,那我们老百姓怎么解决避雨的问题呢?我想他们是没有想过最少是没有认真想过和调研的。
雨棚的危害程度就真的这么大吗?老百姓是傻子吗?要致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没有必要什么危险就禁止什么吧。开汽车不危险吗?为什么不禁止汽车的使用呢?完全可以尊找汽车的管理逻辑来规范电动车啊。
当然,汽车是铁包肉,比起电动车的肉包铁是安全的。可不能抛开速度来谈危害吧。有多少电动车的事故是跟汽车相关的呢?
以上便是我对于堵车的一点吐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