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是路遥永恒的伴侣。
多数人都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早晨从中午开始》等作品,但对于真正的路遥,你又了解多少呢?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出来了,也有陕西作家陈彦上了榜。关注陕西文学的我,不知道在哪看到过一篇,描写当时路遥荣获茅盾文学奖时的文章。
读完后一阵心酸。
路遥的胞弟王天乐回忆说:“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去领钱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
“日他妈的文学”这句话代表着路遥对自己苦难的人生和对真正扎根人民的作家的呐喊。
路遥的人生有多苦难?
儿时的路遥
儿时的路遥,被父亲抛弃,过继给了伯父。
因为家庭人口众多,拮据的经济让父亲不得不把孩子过继给别人,否则谁也活不长远。
就这样,父亲带着七岁的路遥从清涧老家一路讨饭,走到了伯父家。
七岁的孩子还是明事理的,懂事的路遥没有说穿父亲的行为,只是默默送走了父亲,送了很远很远。
后来在王刚所著的《路遥年谱》一书中,王刚回忆道:路遥对我说过,他当时就一直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消失在山路的弯腰处,被连绵的山头挡住了,才号啕大哭起来,抹着泪往回走。
儿时那个懂事的路遥,还不明白“苦难”二字是什么意思,怎么写,就已经尝到了苦难的滋味了。
学生时代的路遥
还记得《平凡的世界》开头的场景吗?
孙少平在下雪天在操场上吃黑馍馍,用开水泡着咽下去。其实,路遥有比这更苦的经历。
上小学时候,路遥和孙少平一样吃不起白馍馍,学校里有一个能吃得起白馍馍的干部子弟,品行很不好。有一次看到路遥在边上眼馋看着他,那个干部子弟居然对路遥说:“同学你想吃吗?你趴在地上学一声狗叫,我给你喂一块!”
没想到饥饿的路遥真的趴在地上,照做学了狗叫,甚至用嘴接住了馍。
这就是一个被现实的饥饿所压制的苦难少年啊!
路遥那天晚上,没有上晚自习,而是饿着肚子,佝偻着望向夜空。
因为政治老师说今晚将会有一个叫加加林的苏联少校要坐飞船去月球,会从陕北高原上飞过。路遥在后来的小说《人生》中就把作品的主人公起名叫:高加林。
扎根人民写作的路遥
路遥的胞弟王天乐,见证过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全过程后说:真正的作家不是人当的。那种超过了牛马般的生活,不要说一般人,就连“二般人”也不要随便去踩那个要人命的雷区。
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过程,可谓是路遥写作生涯中最难的了。
在写作时候,为了了解和加深作品的真实性,路遥看了反映小说里那十年的几乎所有的报纸。手指头都不知被纸张和笔磨出过多少次血。
为了描写孙少平下煤矿工作的场景,他也亲自去过煤矿实际地工作过。
忙于创作几乎没时间晒太阳的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时候,终于累到吐血,医生甚至禁止路遥停止所有工作,这样才能继续活下去。
路遥自然是不听劝,不然也不会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当代文学之作《平凡的世界》。
路遥拖着病体继续写作,甚至因为过度的劳累又导致了眼睛三天两头出毛病,到最后只能斜着身子趴在桌子上,用力用笔进行写作。
当我们看到完完整整的三部《平凡的世界》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时,就知道,路遥已经因为写作这件事,完全耗掉了自己的健康。
获茅盾文学奖后的路遥
1988年的夏天,《平凡的世界》终于完稿。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就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获奖后的路遥,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依然贫苦,依然拮据。
物质上的贫乏其实也就算了,毕竟路遥从小就经历过这些困苦。
但是在1992年初,路遥的妻子林达向路遥提出了协议离婚。
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路遥那样痴迷写作,自然对家庭的照料就非常少,做一个作家的妻子是十分辛苦的,所以离婚这件事谁也没错。
但十分可惜的是,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就是离婚的同年,也就是获茅盾文学奖后一年多,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在西安逝世,仅仅42岁。
所以当我每每看到,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太现实主义,没有一点新意这样的说辞后,我就会思考,扎根人民的文学有错吗?一个苦难的作家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他内心的陕北世界有错吗?在路遥的心中,人物的命运自有他自然的人生走向这有错吗?
在网上找到了路遥当时领茅盾文学奖时的发言:
“获奖并不意味着作品的完全成功。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
“以伟大先驱茅盾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文学奖,他给作家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我们的责任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写作,而应该是全心全意满足广大人民大众的需要。”
“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因此,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砥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大境界、艺术的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因此,对我们来说,今天的这个地方不应该是终点,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
或许了解了路遥苦难的一生后,对路遥这段领奖发言更有感悟吧。
“日他妈的文学”背后,是不被社会看好后,依旧对文学的不抛弃。是看透了平凡世界的规则后,依旧用文字书写出能够鼓励人心的作品。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地高远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了,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在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的,漫长的冬天逝去,或许是属于路遥平凡世界的命运。
不过,平凡,也是常态吧。
平凡的世界里,是苦难的路遥。
《平凡的世界》后,再无路遥。
路遥永远生存在,平凡的世界中。
关注西安古西楼~
在这里,你不必成为别人,我们只带你遇见灵魂深处的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