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下了很大决心想去做事情,然后做几天就开始懈怠,最后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比如:早睡早起、每天读书、每天运动……
那《微习惯》这本书你一定不能错过。
作者之前也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没有耀眼履历,没有任何出众思想。
但他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能让人轻松走向杰出的秘密武器,那就是通过做一些非常微小的事情,让你毫不费力的动起来,去实现你的目标。
这本书只有132页,几个小时就能读完。
书虽然不厚,但却彻底颠覆了我对习惯养成再到走向成功的认知。
之前我认为成功就是定一个目标,持之以恒的去做,比如每天坚持跑5公里,每天坚持写作2000字。只要坚持就能形成习惯,最后就能获得成功。
想法没毛病,有毛病的是「坚持」这个词。
做事情一旦涉及到「坚持」层面,我们就需要调动自己的动力、意志力才能继续下去。
拿运动来讲,
第一天跑完5公里,浑身酸痛。
第二天咬咬牙又跑了5公里,不堪重负了已经。
第三天完全不想动……
动力就在你脑子里说:“嘛呢?动起来啊!坚持下去你就有完美身材,就能重获自信。”
于是很不情愿地又跑了5公里,结束后感觉身上的肌肉都快崩塌了,真顶不住啊!
然而到了第四天,动力就是把耳膜喊破,你都不想搭理它。爱谁谁,我反正不跑了。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再大的动力,也没办法跟“跑5公里”的困难抗衡。脑子想到跑5公里的痛苦过程,一票就否决了这事,你连想跑的欲望都没有。
不仅如此,你把“运动”换成任何一个需要坚持的事,都可以成立。
而《微习惯》这本书就完美地解决这种困境,最后让你不跑还心痒难受。
作者从实验研究以及亲身体验中观察到,靠动力去做事情,真的太不靠谱了。因为动力是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的感受可以被荷尔蒙、健康、外界刺激、信仰等等东西影响。
换句话说,任何东西都能改变你的感受。
天气不好,不想运动。
工作太晚,不想运动。
被老板骂,不想运动。
所以,你确定要把希望寄托在这样很不确定的东西上吗?
正确的做法是,舍弃动力论,把我们的大目标缩小成微不足道的小目标,再试试。
比如,
每天做200个俯卧撑→每天做1个俯卧撑
每天写作2000字→每天写作50个字
每天读30页书→每天读2页书
你可能觉得这很搞笑,谁会完不成这个?太对了,要的就是这个感觉。要的就是人人都能完成的感觉。
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做这种小事情完全不需要动力给你打鸡血,而且能让你在各种不稳定的状况下依然行动起来。
我亲身体验就是如此。
虽然工作不顺,心情也不好。但到了运动时间,目标是“慢走1分钟”,我就起身开始去走1分钟,因为目标太简单,不完成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最后的结果是连走带跑完成了1.2公里,也流了不少汗。
虽然完成的不是“跑5公里”这种厉害的事,但总比今天一动不动要好太多。
身体上获得了锻炼,心理上也完成了今天“慢走1分钟”的目标。无论怎么样,我都是双赢,赢麻了。这种正反馈的感觉太爽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慢走1分钟”最后不可能真走1分钟就结束了(真只走1分钟也没事,这本身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大概率会超额完成目标,甚至超很多。
但不要因此就提高你的小目标,把慢走1分钟提高到跑10分钟、跑30分钟。一旦你提高,就又回到大目标的困境里去了。
因为大脑喜欢稳定,不喜欢做剧烈改变。
定大目标,大脑会极力抵抗,你确实可以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去完成。但人每天的意志力很有限,当意志力掏空,你就连最后的底牌都没了。
你可能会发现,这与一个著名的理论很像——“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
我们自身就是飞轮,而微习惯就是让我们转起来的把手。
最后,微习惯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表面上你看到的培养好习惯而已。更深层次的其实是在帮我们拓宽舒适圈。
现在很多人信奉“跳出舒适圈”理论,认为人不能守着青山吃老本,应该多尝试多折腾。
其实我们不能鄙夷舒适圈,更不能议论别人的舒适圈。那个圈都是自己一砖一瓦搭起来的,是自己最好的避风港湾,谁也无法替代。
贸然跳出去,好一点你可能发现另一片天地,不好的就会面临生存危险。而99%的人都没发现天地。没错,我说的就是改行。
我们可以用“微习惯”的方式慢慢试探。圈外就是想要达到的目标,你向外探出一小步,这个地方可能让你不舒服,但因为你知道走一步就可以回到舒适区,所以差别不会很明显。
多试几次,你就会适应这里。
而那些全力冲刺,跳出舒适圈的人,无论是现实还是潜意识,都会告诉你:“有意思,可这么剧烈的变化真让我不爽,给我回去!”
然后你的动力和意志力就会持续消耗,当意志力掏空,你懂的。
重新拉回现实,你以为我今天的目标是写这么多字、聊这么多么?
我今天的目标只是写50个字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