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觉醒》读书摘抄(四)

《认知觉醒》读书摘抄(四)

作者: Mina大米 | 来源:发表于2023-02-28 19:59 被阅读0次

阅读第四天 3月1日

主题:专注力

一、什么是专注?

我们的注意力可以分为“集中在行动上的”和“集中在感受上的”两部分,比如:跑步时,跑是行动,剩下的是感受。即:注意力分为行动和感受两个部分。

二、什么是不专注?

不专注的原因:

随着行动越来越熟练,我们在行动上集中的注意力越来越少,于是我们不再去耐心感受行动。从此,分心代替专注,身心开始分离。如图:

导致不专注的状况:

1、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2、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分心走神的成本太低,而人的天性又是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的。

不专注的恶果:

走神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身心分离的片段组成的就是低质量人生。分心走神还会造成拖延和低效,因为情绪总是滞后于行为,所以人们做事时进入状态往往很慢,需要情绪过渡。

产生不专注的根本原因:

人类的大脑使用背景关联记忆的方法,即借助事情的背景或线索等提示信息来让我们想起特定内容,可以极大地降低大脑能耗,弥补大脑神经元处理速度的不足。

然而进化是把双刃剑,背景关联记忆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我们感观所听到、看到、摸到、尝到、嗅到的任何信息,都会引出一些其他记忆内容,又因为感观受潜意识控制,而潜意识永不消失,所以只要我们醒着,这种分心走神随时都可能发生。

三、如何转不专注为专注?

锻炼元认知。我们必须用觉知力和自控力去约束天性,否则就会被潜意识左右而不自知。

具体如何做?

让感受回归行动:跑步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体会抬腿摆臂、呼吸吐纳和迎面的微风.....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

慢慢练习收回感受,让注意力回到当下,我们的烦恼就会慢慢减少,精力就会更加旺盛,情绪就会更加平和,身体就会更加柔软,感知就会更加灵敏,思考就会更加深入……这个习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它就相当于改变了自己的底层行为模式。

四、一个人对自身注意力的关注方式决定了其情绪和能力的优劣

1、主动选择信息:

能力弱者极易分心,他们必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学习,能力强者则正好相反,他们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主动屏蔽干扰,选择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为此他们甚至会主动练习,这使他拥有了随时随地进入深度阅读和思考状态的能力。

2、深度沉浸:

沉浸能力强的人时常处于支配层,沉浸能力弱的人时常处于被支配层。

五、“成为天才”的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

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四要素):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芭芭拉·奥克利曾在《学习之道》这本书中这样介绍:大脑在学习的时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意识”的专注模式,另一种是“潜意识”的发散模式。

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有教练指导是极好的事,有老师批评也是好的。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如果条件有限,反馈也可以通过书籍影像、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心流通道

因喜欢一件事而沉醉其中,忘记时间,不知疲倦,这种沉浸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发状态。若想在某方面有所成就,就不能依赖这种不稳定的自发状态,必须建立稳固可靠的行为模式。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刻意练习四要素

应用举例(指导孩子弹琴):

我先听她弹一遍,发现有很多不熟练、易出错的地方,于是我要求她今天只练第一节,后面的先不练(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然后只练刚才弹错的地方(在拉伸区练习),只要能连续流畅地弹3遍不出错就算完成(目标具体清晰)。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纠正她的指法和按键错误(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她很快进入了专注状态(沉浸其中),不一会儿就把第一节弹得很好了。

六、本章读后练习:反思+行动: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相关文章

  • 《认知觉醒》第二次共读打卡

    阅读书名:《认知觉醒》 作者:周岭 阅读内容:第四章专注力,第五章学习力 阅读时长:1.5h 摘抄/读后感: 周岭...

  • 摘抄《认知觉醒》

    初读《认知觉醒》觉得非常接地气,里面很多内容正折射出我现在的影子。 焦虑肯定是你的老朋友了,他总像背景音乐一样伴随...

  • 《认知觉醒》摘抄

    《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故事讲述一位农夫在寒冷的冬天发现路边有一条冻僵的蛇,他心生怜悯,把它放到自己怀里...

  • 2022年第108天

    #《认知觉醒》DAY7阅读笔记(今天摘抄内容较多) 今天阅读的是《认知觉醒》的第七章: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

  • 好书推荐|NO.1认知觉醒|3.觉醒和成长

    欢迎做客“方木读书”,今天我们继续聊“认知觉醒”。 昨天我们说到了让理智脑更强要靠觉醒和成长,具体来说作者介绍了四...

  • 读书小结

    时间4.1-4.10读完《认知的觉醒》《活着》《父母的语言》《被讨厌的勇气》。 只有《认知的觉醒》写了读书笔记,其...

  • 2021-01-10

    本周读书比较杂,有《大江大河2》、《这就是OKR》、《认知觉醒》、《日日是好日》,读完《认知觉醒》,《日日是好日》...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源动力

    什么是真的正认知觉醒? 认知觉醒这四个字的含义,我们可以分别将其拆解为两个词语,一是认知,二是觉醒。 认知,即是我...

  • 2023-01-17

    本月的读书计划,三本《认知觉醒》、《父母的格局》、《毛选》; 认知觉醒中,发现自己跟作者列举的情况特别相像,可能大...

  • 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读书

    欢迎做客“方木读书”,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认知觉醒”。 今天我们说一说读书。 读书的好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读书摘抄(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ql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