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的呼唤

作者: 236644e32cf8 | 来源:发表于2017-10-27 15:46 被阅读19次

文/淡然            图/来源网络

01

这是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地方,轻轻地撩开历史的面纱,就可窥视曾经的繁华。

来杨庄时间慢慢久了,杨庄的魅力渐渐地显露出来,这个充满神秘传说的地方,

她的氛围,她的气场,她的地脉之气,聚集酝酿了怎样的一场场风花雪月、人文盛景,这里曾梵音阵阵,

道号盈耳,圣儒雅致的杨庄,渐渐地显露出她迷人的体香。

杨庄的地貌特征奇特而瑰丽,西北与引镇相襟,东与蓝田汤峪隔库峪河相望,

南由库峪沟接通商州之柞水,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呈长方型,东西宽25公里,

南北长51.9公里,其中山区93.8平方公里。

杨庄的库峪沟南北通透,自唐朝开通路径经营以来,就是长安通南方的重要的交通要道---驮马道。

从库峪入柞水到商州,可达湖北、河南、汉中、可进入四川,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库峪河水常年不歇,纵横杨庄全境,是浐河的重要支脉,和扯袍峪河并称杨庄人民的母亲河!

在杨庄有大小水库5个,中型水库2个,辖区内水塘、鱼库多达87个,占地1050亩。

这里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垂钓盛地。

02

杨庄是少陵塬之首,把少陵塬称龙脉之地,因为她的上面是皇家陵园,杨庄也称龙首之地,

其地貌有塬有川,塬上坡沟纵横、且沟深坡缓。河川之地,土地平坦肥沃。

川塬结构的杨庄,地脉丰泽,空气和润,风力疾劲,适合种植各种植物、蔬果;

每年四、五月份,油菜花开,香气四溢,景色宜人,3000余亩高低错落的种植在坡沟崖畔的油菜花和邻近碧绿的麦田,

大小不一的水塘、远处的青山、云天组合成天然的画面,特别有趣、养眼,

犹如画家笔下的盛景,同时也吸引四方游客来杨庄赏花观光、写生。

还有虎峪的槐花,满满的一沟坡的槐花,盛开时节,满眼如云般洁素,犹如走进槐花的世界之中,

香甜的气味,充盈胸腔,感到你的身体都是香甜地,灵魂都是香甜地。

在平川地带,万亩优质高产小麦基地的麦苗赫然在目,墨绿尽染,长势喜人,让人心情舒畅。

秋季的杨庄更是天宠之地,五色尽染,瓜果香气扑鼻,葡萄西瓜和各种果秣,都摆在路边,供游人享购。

1300余亩的油葵在塬坡上招摇着,仰天长笑,金灿灿的花盘,将秋的红艳衬映到极致,分外养眼。

03

在杨庄旅游,看花花有意,看稼稼生辉,看山山有情,看水水有缘。浓烈地负氧离子让你的心胸尽释,畅游时,脚跟生力。

西望秦岭,南五台突兀的主峰上楼阁楚楚在目,东看汤峪山、八里塬,柔顺和谐,

正南的太兴山顶的道观庙宇 绰绰在目,终南诸峰连横,正看景泰然,横看如佛卧,

四季景色异,人景共争辉,留恋游人心,道法归自然。

坐车游赏,你会看不见垃圾,看不见荒芜的土地,因为这里的人们勤劳而儒雅,

且惜地如金。整洁的村落和传统农业,以及北大商会现代农业基地、宏府的葡萄基地和真爱现代生态观光基地相互衬映、

点缀,形成了现代时尚和淳朴传统和谐的结合 ,以致杨庄也成为秦岭山下最美丽的乡村。

杨庄的村落形成更是让人迷津,在长安区西部的村落多是屯军屯田形成,

村里乡俗习惯,锣鼓傢伙的乐调也均是军旅风格,豪放而激情,东部塬区多是看坟守墓形成,

有九井十八寨之说,其生活风俗习惯,更显儒雅,锣鼓家什,全是小鼓文锣,音律古朴、雅致,听之令人神凝而肃穆,自敛而有礼。

还有一部分含有“戎、狄”的村落是少数民族村落,有喜养猎犬的嗜好,

可同样是东部塬区的杨庄辖内村落的风俗与东部截然不一样,

04

并与庙与军旅有渊源,杨庄各村的锣鼓腔调,激越有力,且大鼓响锣,有军旅之风。

侯官寨牛老爷社火,传承几百年;主要是缅怀和再现老爷的工作生活情景,以及劳动人民对老爷敬仰的表述。

在迎接老爷的过程中,打鼓响锣铿锵有力,激人奋勇,社火中老爷的形象虽身穿官服,

但一脚穿官靴,另一只脚穿麻鞋,彰显基层劳动人民对官吏形象的理想期望,其中有一段老爷升堂的情节,

对不守律令的不肖之徒,严肃公正执法,铁面无私,这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社会管理的理想期盼,为官者:

一是要接地气,了解基层的基本情况,二是公正清廉为官。民心思善,就是人民群众内心的写白。

侯官寨社火已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里不少村都传说有大庙、古庙,健在的老人讲他小时候庙还在。

庙内有粗壮的大树,但笔者从历史资料上查不出何年兴建,这些已沉入历史的尘埃之中,无法知道了。

人们逐庙而居,成为村落。

但凡修庙选址都有一定的原因,一是政治教化的需求,二是文化和精神的需要,三是地理风水因素。

如此集中的庙宇,可见此地理的重要性。

05

历史的形成和多年来的传承,以及和周边文化风格的渐渐融合,熏染出了杨人的文武神韵,人杰地灵当之莫属。

据历史记载,从隋朝开始可能更早,人们在太兴山中就修建道观、庙宇、汤坊,仅太兴山中,就有道观庙宇三十六座。

其中道观三十二座,如今留下的汤坊有二十七座,将一条沟满满的覆盖,这条沟当地人称庙沟。

其中隋文帝三太子在此修行,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典故就出于此地;

五代时,秦世王在此修建无量殿,建筑以铁为主,建有铁庙,规模与武当山金山顶相近,故有“南武当,北太兴”之说。

因太子在此修行而取太极兴盛之义,故名太兴山,铁庙的成因,至今令人乐道而迷津,对古人的聪明才智赞赏有加。

太兴山也是秦岭山中,道观庙宇最多的地方,也最俱盛名。

在杨庄还有一处风景名胜之处,她位于库峪沟西的扯袍峪。

扯袍峪是个半截沟,不但风景秀美,千百年来更是故事迷人,先有东汉刘秀藏身的典故,

扯袍峪的名字也来源于此,后有宋朝赵匡胤和人头山的典故,说明此地的万千气象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为什么太兴山中道观庙宇最多?原因为何?

笔者认为,一是交通便利,库峪沟南北互通,可入南方诸省,与古西安城四十余公里,路途畅通出行方便。

二是风景独特秀丽。太兴山山水特异,奇石异景,峰高险峻,树木笼山,谷壑纵横,

兼有华山之险峻,峨嵋之秀丽,青城山之静幽,近似黄山的云海和庐山之飞瀑。

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山光水色多彩妩媚,奇峰异景壮观幽奇,人文景观异常丰富。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儒道散家纷至沓来,留下很多的古迹和传说。

清康熙年间,南方释子云游太兴山,勒石志胜:太兴山自古终南第一峰,仙凡奇迹幻景,形势穹窿,其乃胜地也。

隋末,药王孙思邈出家终南山,曾在回龙垭清凉轩敞的药王古洞配药炼井,著写《千金要方》。

天下修道,终南为最,太兴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佛道儒三教合一,尤其道教最为兴盛,是道教七十二洞天福地。

06

太兴山之胜景难于一一叙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奇、险、幽、秀、粗狂、原始、神秘、野趣之景象,

产生眼球的冲击力、产生震撼,倾倒而陶醉,超凡而脱俗,心旷而神怡。

第三是龙首之地,尽占风水之要素,是广袤少陵塬的上风上水之地,是人们祈福的理想佳地。

龙首主宰神灵之所,无怪乎少陵塬上的诸村均在太兴山,建有道观、庙宇、汤坊以便祈福,获得福报。

杨庄当兴,兴在当今社会繁荣,人们都乐游成风,这里是人们陶冶情操,吊古缅怀,畅其心镜,寻其心奇,追求浪漫,仰观天文星象,俯揽自然风光的理想仙地。

杨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奋发有为,把脉杨庄的症状,

制定适合杨庄发展规划,正在打造美丽杨庄、乐游杨庄、人文杨庄和绿色生态杨庄,杨庄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杨庄不但是秦岭山下最美的乡村,更是环山旅游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朋友,欢迎您来杨庄,悟道参佛,在这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人间福地,淳朴、聪慧、儒雅、勤劳、

好客的杨庄人真诚的迎接您,在山、水、花丛、云海中以畅心绪,激发灵感,顿悟人生,解忧延寿,康健身体。

相关文章

  • 杨庄的呼唤

    文/淡然 图/来源网络 这是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地方,轻轻地撩开历史的面纱,就可窥视曾经的繁华。 来杨庄时间...

  • 喊乡

    文/阳君 我对空喊着 “庄杨” 又猛喊两声 “庄杨 庄杨” 我继续疯狂的喊着 “庄杨万岁 庄杨万岁” 我喊累了低下...

  • 杨庄

    我们中午十二点许从大桥南出发,翻山越岭,下午三点到达杨庄,刚刚吃了汤料伴粉丝,味道不错哦。 有几位看了一眼就离开了...

  • 大洼记

    在杨庄水库

  • 我的邻居之三 ——杨公面庄杨老板

    我的邻居之三 杨公面庄 杨公面庄的老板姓杨,老家应该是甘肃一带人,面庄不大,20平米的面积,满座时也不过十来人,...

  • 源自身边的感动

    汝阳县城关镇杨庄小学 李玛瑙 今秋开学,我奉命到汝阳县城关镇杨庄小学任教。与城市的喧闹不同,杨...

  • 菜园小杨庄印象

    菜园小杨庄印象 灵山圣地小杨庄,魅力农村独自强。 别墅新潮呈特色,花繁木秀展城乡。

  • 45.

    杨二问杨三,“你有问过庄儿毕业之后的打算吗?” 杨三后知后觉,“问过,但庄儿说不确定,现在编辑助手的工作挺好的,如...

  • 付集镇村名咏笺(六)

    ① 大小 单庄双庙小三庄, 东西杨庄大三庄。 大小刘庄刘老庄, 小顾顾老顾马庄。 该村先后立了土地庙和...

  • 风 华 杨 庄

    文/淡然 图/来源网络 闲时无虞,浪迹于江湖,转山转水转庙园,寻古迹以吊其情, 参佛义而悟禅理,品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庄的呼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td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