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是,你要记住一句话:用演绎推理来构思,用归纳推理来呈现”。
我们从情绪的角度讲了判断文章好坏的标准: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无感和不爽情绪的,是较差的文章;让人在阅读中产生认同和满足情绪的,是一般的文章;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愉悦和爆爽情绪的,是优秀的文章。
如果不看情绪,只看内容本身,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
最重要的两个标准:逻辑严谨,论证精彩。这节课我们讲如何让文章逻辑严谨,下节课我们讲如何做到论证精彩。
什么叫逻辑严谨?顺理成章,条理清晰,符合规律,让人呢信服。
1. 结论先行
2. 归纳分类
3. 调整顺序
4. 删减信息
一、结论先行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有逻辑,如果你让我给你一条建议,那就结论先行,没有哪一条比这个更重要。什么是结论先行?就是说结果,再说原因;先说目标,再说方法;先总体说,再展开说,等等。这是我们在做任何表达时,要遵循的第一个原则,90%都会让你的逻辑更清晰。
比如:上午9:30,小a 要去中国移动见客户,下午4点小b 要去上海出差,小c下午1点--2点要用会议室。哦对了。小a 大概中午12点回来。老板,我把会议给大家安排在下午2--3点了。按结论先行的方式修改: 老板,我把会议给大家安排在下午2点--3点了。是这样的,上午9:30,小a要去中国移动见客户,大概中午12点才能回来,下午4点小b 又要去上海出差,然后中间1点--2点小c 还要用会议室,所以安排在下午2点--3点 是最合适的。
很多爆款文章也是这样的表达逻辑。比如:@咪蒙《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开头先说结果:“同学会是这个世界上最恶心的发明。”前天晚上,一个大学学弟在朋友圈发了这句话;然后在讲过程,展开给你讲他的学弟遭遇了什么,为什么会发这样的朋友圈;然后继续说下一个结论;一年前,我会非常同意学弟的说法,然后再讲原因;接着,又说一个结论:然后,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然后继续给你讲原因。整篇文章就是这样的循环。其实所有的事情发生,都是从因到果,从过程到目的,从方法到成绩,我们在梳理事情时也是这样梳理,但当我们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要全倒过来。所以,写文章时,你要记住一句话:用演绎推理来构思,用归纳推理来呈现。
二、归纳分类没有归类,就没有逻辑。 如果你妈让你去超市买东西,跟你说:你买上一斤土豆,牙刷再买两支,瓜子你看来两袋,哦,对了,洗发水要买一桶,另外在买点芹菜,韭菜如果新鲜也买一斤,别忘了买洗面奶和可乐,对了还有薯片。
你听完可能80%都忘了,为什么?因为没有逻辑。为什么没有逻辑?因为没有归类。 有归纳的逻辑表达应该是;你今天帮我买三类东西,蔬菜、零食和洗漱用品。蔬菜,你就土豆、芹菜、韭菜各来一斤,买的时候看看新不新鲜;零食,你记得买瓜子、薯片、可乐;洗漱用品,要两只牙刷,一桶洗发水,一个洗面奶。
很多人写的文章,为什么用户看了觉得特别混乱呢?就是因为你提供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没有归纳分类。
如何判定自己的分类归纳做好了呢?
有一条标准: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比如你写一篇干货,分析如何选择一家公司?然后写了下面四点:第一,要看公司给你的薪资水平。第二,要看你在公司的晋升前景。第三,要看你是否匹配它的企业文化。第四,要看你是否认同它的价值观。 你会发现,三和四就不是相互独立的,有重叠,所以这个分类归纳就不好。
三、调整顺序
我先给你来个小测试,请你尝试记住我接下来要说的16个数字:8341257613425768 你可能根本记不住。 我再说16个数字,你看能否记住:1234567887654321这次你一定能记住。为什么是同样的16个数字,第一种你记不住,第二中你你能轻易的记住,因为第二中按照特定的逻辑进行了排序。
很多时候,逻辑就是信息的排序。
信息排序有没有方法?有,而且基本上只有三种: 1. 按重要程度排序。2. 按因果关系排序3. 按结构关系排序。
“写文章是,你要记住一句话:用演绎推理来构思,用归纳推理来呈现”。
我们从情绪的角度讲了判断文章好坏的标准: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无感和不爽情绪的,是较差的文章;让人在阅读中产生认同和满足情绪的,是一般的文章;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愉悦和爆爽情绪的,是优秀的文章。
如果不看情绪,只看内容本身,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
最重要的两个标准:逻辑严谨,论证精彩。这节课我们讲如何让文章逻辑严谨,下节课我们讲如何做到论证精彩。
什么叫逻辑严谨?顺理成章,条理清晰,符合规律,让人呢信服。
1. 结论先行
2. 归纳分类
3. 调整顺序
4. 删减信息
一、结论先行 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有逻辑,如果你让我给你一条建议,那就结论先行,没有哪一条比这个更重要。什么是结论先行?就是说结果,再说原因;先说目标,再说方法;先总体说,再展开说,等等。这是我们在做任何表达时,要遵循的第一个原则,90%都会让你的逻辑更清晰。
比如:上午9:30,小a 要去中国移动见客户,下午4点小b 要去上海出差,小c下午1点--2点要用会议室。哦对了。小a 大概中午12点回来。老板,我把会议给大家安排在下午2--3点了。 按结论先行的方式修改: 老板,我把会议给大家安排在下午2点--3点了。是这样的,上午9:30,小a要去中国移动见客户,大概中午12点才能回来,下午4点小b 又要去上海出差,然后中间1点--2点小c 还要用会议室,所以安排在下午2点--3点 是最合适的。
很多爆款文章也是这样的表达逻辑。 比如:@咪蒙《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开头先说结果:“同学会是这个世界上最恶心的发明。”前天晚上,一个大学学弟在朋友圈发了这句话;然后在讲过程,展开给你讲他的学弟遭遇了什么,为什么会发这样的朋友圈;然后继续说下一个结论;一年前,我会非常同意学弟的说法,然后再讲原因;接着,又说一个结论:然后,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然后继续给你讲原因。整篇文章就是这样的循环。 其实所有的事情发生,都是从因到果,从过程到目的,从方法到成绩,我们在梳理事情时也是这样梳理,但当我们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要全倒过来。所以,写文章时,你要记住一句话:用演绎推理来构思,用归纳推理来呈现。
二、归纳分类 没有归类,就没有逻辑。 如果你妈让你去超市买东西,跟你说:你买上一斤土豆,牙刷再买两支,瓜子你看来两袋,哦,对了,洗发水要买一桶,另外在买点芹菜,韭菜如果新鲜也买一斤,别忘了买洗面奶和可乐,对了还有薯片。
你听完可能80%都忘了,为什么?因为没有逻辑。为什么没有逻辑?因为没有归类。 有归纳的逻辑表达应该是;你今天帮我买三类东西,蔬菜、零食和洗漱用品。蔬菜,你就土豆、芹菜、韭菜各来一斤,买的时候看看新不新鲜;零食,你记得买瓜子、薯片、可乐;洗漱用品,要两只牙刷,一桶洗发水,一个洗面奶。
很多人写的文章,为什么用户看了觉得特别混乱呢?就是因为你提供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没有归纳分类。
如何判定自己的分类归纳做好了呢?
有一条标准: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比如你写一篇干货,分析如何选择一家公司?然后写了下面四点: 第一,要看公司给你的薪资水平。第二,要看你在公司的晋升前景。第三,要看你是否匹配它的企业文化。第四,要看你是否认同它的价值观。 你会发现,三和四就不是相互独立的,有重叠,所以这个分类归纳就不好。
三、调整顺序
我先给你来个小测试,请你尝试记住我接下来要说的16个数字:8341257613425768 你可能根本记不住。 我再说16个数字,你看能否记住:1234567887654321这次你一定能记住。为什么是同样的16个数字,第一种你记不住,第二中你你能轻易的记住,因为第二中按照特定的逻辑进行了排序。
很多时候,逻辑就是信息的排序。
信息排序有没有方法? 有,而且基本上只有三种: 1. 按重要程度排序。2. 按因果关系排序3. 按结构关系排序。
四、删减信息 删减信息,可以减少逻辑干扰,从而让逻辑更严谨。
举一个生活中的案例,为什么在电影院看电影,要把灯关上,因为这样能让你的注意力全部注意到屏幕上。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想让用户把注意力聚焦在你阐述的主题上,你要把虽然好看但跟主题不相关的东西统统删掉。 你想让用户把注意力聚焦在你表达的某个观点上,就要把所有跟这个观点无关的信息统统删掉。
所以,每次写完文章,你要按照这个方法把文章删减一遍,以减少无用信息产生的逻辑干扰。
四、删减信息删减信息,可以减少逻辑干扰,从而让逻辑更严谨。
举一个生活中的案例,为什么在电影院看电影,要把灯关上,因为这样能让你的注意力全部注意到屏幕上。写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想让用户把注意力聚焦在你阐述的主题上,你要把虽然好看但跟主题不相关的东西统统删掉。 你想让用户把注意力聚焦在你表达的某个观点上,就要把所有跟这个观点无关的信息统统删掉。
所以,每次写完文章,你要按照这个方法把文章删减一遍,以减少无用信息产生的逻辑干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