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是否经历过被误解,却百口莫辩的情境?
你是否因为说错话,从而导致与朋友发生严重的争吵?
你是否曾遭遇接连不断的沟通问题,从而心力憔悴,只想静一静?
沟通,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种种因素, 人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沟通问题困扰着。
因此,掌握沟通技巧,成为沟通高手,成为无数人的心愿。
今天分享一些沟通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沟通有更全面的认识。
02 非言语沟通
有这样一部美剧《Lie To Me》,剧中讲述了主角通过对人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的观察,判断其是否撒谎,进一步结合推理来还原事情的真相。
沟通,不仅仅只有大家理解的言语沟通,还有非言语沟通。
伴随着言语沟通的进行,沟通双方往往会有一些非言语动作,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做出这些动作,这些动作都承载了许多信息。
要想对沟通有全面的认识,了解非言语沟通很有必要。
非言语沟通,主要包含以下这些方面。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流露了人们当前的情感。
每种情绪,包括开心、愤怒和恐惧等,都有一种独特的面部表情。
每种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绪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面部表情的普遍性,表明他们是人类生而具有的天赋。
通过面部表情,我们可以了解其他人的情绪状态。
但需注意的是,由于面部表情易于伪装,面部表情传达的信息可能是“谎言”。
比如,在一场商业聚会上,由于社交规范的需求,一名心情烦闷的中年人,依然可能面带微笑地与其他人沟通。
2)注视行为。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文字描述。
比如,小明看到八英寸的蛋糕两眼放光。
父亲把儿子送上了火车,两眼流露着不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会不经意间传达许多信息。
通过一个人的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个人的注意力在哪。
这个人可能是怎样的一个情绪状态。
3)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可以用来传达感情。
比如,通过握手来表示欢迎,通过搂肩来表示亲昵等。
肢体动作的语言,在某些领域有较大的应用。
比如,针对聋哑人,形成了一套有序的肢体动作语言,这就是手语。
在军队中,也通过一定的手势来传达常规的军事命令。
4)人际距离。
在大部分场景中,人际距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对人际距离有这样的划分。
人际距离的亲密区,从我们的前胸向外延伸46厘米。在这个区域,大多是与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
人际距离的人际区,距离我们身体46厘米到1.2米之间。在这个区域,大多是朋友与熟人。
人际距离的事务区,距离我们身体1.2米到3.7米之间。在这个距离内的交际,更倾向于事物化。
人际距离的公共区,指超过我们身体3.7米。这种距离的交往一般比较正式,如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一定的非言语沟通知识对提高我们的沟通技巧大有裨益。
03言语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言语沟通比非言语沟通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1)人际交往的社会渗透理论。
人际关系的发展,大多符合「社会渗透理论」。
社会渗透理论,即大多数人际关系以肤浅的信息交流为起点的,随着人际关系的推进,再逐渐地转到更有意义的深层交流。
我们常说,在人际交往中,莫要交浅言深。
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沟通的广度和深度,莫要违背社会渗透理论。
沟通的广度,是指沟通话题的多样性。
沟通的深度,是指沟通话题对于双方的个人意义。
比如,刚认识的两个人,就询问别人的隐私,这样的沟通深度就太深了,会让人觉得不礼貌。
认识很久的两人,对于很多事你还遮遮掩掩,这样的沟通深度就太浅了,会让人觉得不真诚。
2)言语沟通中常出现的问题。
a.偏离主题。
有时候,谈话双方想通过沟通来解决某个问题。
然而,沟通双方的谈论,不断地从一个问题切换到另一个问题,以致于谈话从未在一个问题上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最后,谈话变成了双方在一长串问题上的扯皮,最后一个问题也没有解决。
b.消极打断。
许多不善沟通的人,在彼此倾听方面表现的很糟糕。
他们很少耐心听完别人讲话,总是仓促地得出结论,并迫不及待地打断对方。
c.过度批评。
许多争吵,都是由于过度批评引起的。
当谈话的一方对对方有意见,通过严厉的言辞来批评对方,另外一方很可能拼命为自己辩驳,从而引起争吵。
严厉的批评性话语,像一把利剑刺穿对方的自尊。对方的注意力会关注在你的态度,从而忽略你的说话内容。
过度批评,会造成不安全的谈话氛围,这样的沟通往往只会事与愿违。
3)解决常见的言语沟通问题。
a.精确表述。
人们在描述事件或行为时,不经意间会掺杂个人的情感和臆想,从而导致信息传达的失真。
失真的表述,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误解。
所以,在表述的过程中要力求精确。
在传达事实的时候不掺杂主观判断,在传达感受的时候明确表达主语。
b.积极倾听。
不懂得倾听,会导致双方沟通上的偏差。
有很多的沟通问题,是由于不懂得倾听造成的。
倾听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对方传递的信息,也要思考对方言语背后的深层需求。
有些时候,谈话的一方,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表达,会把需求有意或无意地蕴含在言语中。
这个时候,只有谈话的另一方,认真倾听,积极换位思考,才能捕捉到对方言语背后的需求,完成默契的交谈。
同时,在倾听过程中,面对自己把握不准的信息,可以利用复述、反问的方式进行确认,防止理解偏差造成沟通误区。
c.守礼而镇定。
如果我们在谈话时,经常充满敌意或者发怒,及时信息传递的非常准确也没有太大裨益。
负面的情绪状态,会造成不安全的谈话氛围,这种情况下沟通往往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在被别人激怒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或者在开始生气的时候能冷静下来,是非常可贵的技能。
通过以上的知识,大家对沟通是不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今天关于沟通的分享到这里,我是知行,会坚持分享个人成长和副业变现相关的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欢迎关注头条号:知行港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