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计算机系统简述

计算机系统简述

作者: 李永开 | 来源:发表于2023-03-15 23:12 被阅读0次

一. 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发展的4个阶段

  • 电子管计算机 - 晶体管计算机 - 集成电路计算机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 趋势: 集成度越来越高, 空间占用越来越小, 功耗越来越低, 运行速度越来远快,操作越来越简单,交互越来越方便

1.2 计算机的分类

  • 超级计算机 - 大型计算机 - 迷你计算机(服务器) - 工作站 - 微型计算机
  • 趋势: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低

1.3 计算机体系与结构

  • 冯诺依曼体系:将计算机指令和数据一起存储的计算机设计概念结构,把程序存储起来,设计了通用电路,摒弃了之前修改程序需要重新设计电路的缺点
    组成: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对应:硬盘(包含内存、寄存器和缓存) + CPU(包含控制器和运算器) + 键盘 + 屏幕

1.4 计算机的计算单位

  • Bit - Byte - KB - MB - GB - TB - EB
  • 硬盘厂商制造的硬盘,是以10进制为单位,而计算机是以2进制为单位。 所以制造商的500G硬盘500 * 1000^3 等于465G的465 * 1024^3

1.5 计算机的字符与编码集

  • GB2312(只支持汉字) - GBK(只支持更多的汉字) - Unicode(万国码,支持世界上所有的字符)
  • UTF-8:一种变长的Unicode编码方案,使用1-6个字节来存储 UTF-16 UTF-32,使用的字节数和UTF-8不一样而已

二. 计算机的组成

2.1 计算机的总线

2.1.1 总线的作用

总线: 为了解决不同设备间的通信问题

2.1.2 总线的分类
  •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负责寄存器与寄存器,寄存器与控制器与运算器的通信
  • 系统总线:连接CPU 内存 硬盘 USB 声卡 显卡 等设备的一条总线,分为3类
    1.数据总线:用来传递数据,一般和CPU位数相同(32位、64位)
    2.地址总线:指定源数据或目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地址,用来寻址的,如果地址总线位数=n,那么计算机的寻址范围为0~2^n .例如32位系统的地址总线也是32位,所以它最多容纳2^32=4G的寻址范围,也就是内存最大也就是4G,多了也用不上。
    3.控制总线:控制总线是用来发出各种控制信号的传输线,控制信号经由控制总线从一个组件发给另外一个组件
2.1.3 总线的仲裁
  • 总线仲裁的原因: 多个设备同时请求占用资源的时候,需要仲裁器来解决总线使用权的冲突问题
  • 仲裁的方式:
    1.链式查询:优先级高的设备先获取到使用权
    2.计时器定时查询
    3.独立请求

2.2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2.2.1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 字符输入设备: 键盘等
  • 图像输入设备: 鼠标 扫描仪等
  • 图像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投影仪等
2.2.2 输入输出接口的通用设计
  • 数据线: 是I/O设备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的传送线
  • 状态线: I/O设备向主机报告的信号线, 是否正常连接,是否被占用等
  • 命令线: CPU向I/O设备发送命令的信号线
  • 设备选择线: 对连在总线上的设备进行选择
2.2.3 CPU与I/O设备的通信
  • 程序中断:当外围I/O设备就绪时,向CUP发出中断信号,CPU有专门的电路响应中断信号
  • DMA(直接储存器访问): DMA作为一个中间件, 能减少外围设备对CPU的中断, 提升效率

2.3 计算机的存储器

2.3.1 存储器的类型
按照存储方式分类
  • 半导体存储器:内存、U盘、硬盘
  • 磁存储器: 磁带、磁盘
按存取方式分类
  • RAM(随机存储器)
  • 串行存储器
  • ROM(只读存储器)
2.3.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CUP和三级缓存的底层原理:局部性原理。
局部性原理:CPU访问存储器时,无论是存取指令还是存取数据,所有的访问单元都趋于聚集在一个较小的连续区域内。
iOS的OC的方法查找缓存也用的是此原理。

  • 缓存:寄存器 高速缓存等
  • 主存:内存
  • 辅存:硬盘 U盘等
2.3.3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 主存储器:内存条,RAM,通过电容存储数据,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如果掉电,将会丢失所有数据
  • 辅助存储器:磁盘,表面是可磁化的硬磁特性材料,通过磁头径向运动(沿半径方向运动)来读取磁道信息
    有4种读取方式分别为:
    1.先来先服务算法: 根据数据的请求时间顺序,按照队列来读取
    2.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与当前磁头位置有关,优先访问离磁头最近的磁道
    3.扫描算法(电梯算法):每次只往一个方向运动,到达一个方向所需要服务的尽头再反方向运动
    4.循环扫描算法:和电梯算法相似,到达一个方向所需要服务的尽头不是反方向运动,而是从头开始
2.3.4 计算机的高速缓存
  • 目的:解决CPU和主存的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 高速缓存的工作原理:局部性原理
  • 高速缓存的替换策略:
    1.随机算法: 随机找一个位置将最新的数据塞入
    2.先进先出算法(FIFO): 找到最老的数据,将最新的数据替换老数据
    3.最不经常使用算法(LFU):淘汰最不经常使用的数据,需要一个额外的空间来记录数据的使用次数
    4.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优先淘汰掉一段时间内未使用的数据,一般使用双向链表实现,把当前访问结点放在链表头部,保证头部结点是最近使用的。

2.4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2.4.1 机器指令的形式

操作码字段+地址码字段

  • 三地址指令: addr1 op addr2 = addr3
  • 二地址指令: addr1 op addr2 = addr1
  • 一地址指令: addr1 自增等操作
  • 零地址指令:中断 空操作 停机操作等
2.4.2 机器指令的操作类型
  • 数据传输类型
    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之间传输
    数据读写、交换地址数据
  • 算数逻辑操作类型
    加减乘除运算
    与或非运算
  • 移位操作类型
    左移 右移
  • 控制指令类型
    等待指令、停机指令、中断指令等
2.4.3 机器指令的寻址方式
  • 指令寻址
    1.顺序寻址:默认的方式
    2.跳跃寻址:call jmp等汇编指令
  • 数据寻址
    1.立即寻址:能直接拿到操作数的
    2.直接寻址:通过地址拿到操作数的
    3.间接寻址:需要多次访问地址拿到操作数,例如void **

相关文章

  • 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山东大学 )简介: 简述计算机发展 , 软硬件系统 , 计算机问题求解与算...

  • 进程_线程_管道

    1. 简述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作用和解决的问题 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主要功能是管理和操纵计算机硬件,对计算机...

  • 操作系统启动流程&&kickstart光盘镜像的制作

    (一).简述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第一步: 计算机加电,加载BIOS进行开机自检 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通...

  •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述

    历史什么的就直接跳过了。BlaBla不感兴趣。直接重点。 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为IBM 360 开发OS/...

  • 第七周《简述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一、简述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启动第一步--加载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

  • JavaSE阶段1_认识Java

    1.简述对JVM、JRE、JDK的理解 JVM:java虚拟机,一个模拟的计算机,相当于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J...

  • 2018-12-04

    一、简述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1.启动流程第一步:通电自检加载BIOS 打开计算机电源时,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

  • 题库产品设计思考

    业务简述 计算机的渗透已经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利用计算机对题库进行管理,形成一个题库系统,也是一个新的应用。面对大...

  • 简述电子计算机组成

    简述电子计算机组成 上周简述计算机科学中已经提到,计算设备发展到今已经翻天覆地了,电子计算机但是仍然保持这个...

  • CPU缓存原理

    CPU缓存简述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高速缓存(英语:CPU Cache,在本文中简称缓存)是用于减少处理器访问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计算机系统简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zf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