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名人传-齐桓公

名人传-齐桓公

作者: 西游花都 | 来源:发表于2023-03-12 14:37 被阅读0次

    齐桓公

    齐桓公(?一前643),姜姓,名小白,春秋时期首创霸业的诸侯,“春秋五霸”之一。

    小白是齐襄公之弟。齐襄公在位,“诛杀不当”,“数欺大臣”,小白及弟纠等怕遭连累,遂离开齐国,纠投奔鲁国(今山东曲阜),小白则到了莒国(今山东莒县)。公元前六八五年,齐襄公被宗室公孙无知杀死。不久,公孙无知又为雍林人所杀。小白获悉,急忙从莒回齐袭位。与此同时鲁国也派出军队护送纠入齐国谋取王位,并让纠的部下管仲领兵前来阻击小白。双方途中相遇,管仲发箭,小白应声而倒,以伪死骗过了管仲,急速驰入齐国,并在大夫高等人的拥立下即王位,称齐桓公,随即发兵抗拒鲁军。

    同年秋天,鲁、齐战于乾时(今山东桓台县境),鲁军大败。齐桓公要鲁庄公杀纠,并交出纠的部下召忽和管仲。因此,纠死,召忽自杀,而管仲“请囚”。齐桓公本来想杀死管仲,报一箭之仇。但鲍叔牙却力荐管仲才可大用,他说:“君将治齐,即高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齐桓公于是改变了初意。管仲至齐,他亲自至城郊迎接,并任用管仲为相。

    管仲名夷吾,仲是他的字,颍上(今安徽颍上)人。他辅佐齐桓公在齐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经济上,打破井田制的限制,承认土地私有,并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征收贡赋;又实行“工立三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设官管理工商盐铁事业,控制工商盐铁之利;同时还建立了“轻重九府”之制,根据年岁的丰歉和百姓的需要,收散货物,调剂贵贱,以达到通货积财,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在行政上,推行“叁其国而伍其鄙”的行政组织,制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乡三,商乡三,士乡十五),制鄙为五属,设官管辖,借以制止当时业已出现的士农工商杂处的趋势,以防止人口流散和稳定“士”这个阶层;又将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加以统一,规定士乡每家出一人,按照五家一轨、十轨一里、四里一连、十连一乡、五乡一军的编制,建立三个军,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即所谓“内政而寄军令”。在政治上,打破奴隶制等级制度,允许在鄙野中选拔“秀民”为士,也允许选士为“上卿之赞(辅助)”,给少数人以上升的机会,以调动 他们的积极性。

    齐国经过齐桓公的这番改革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从而使社会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军事力量也大为增强,齐军一时被称为“行于天下”“莫之能御”的劲旅。几年后,齐桓公就次第攻灭了谭(今山东济南市东)、遂(今山东肥城县南)等国,进一步开拓了版图。

    这时,北方的戎狄部落正在向南扩张,愈来愈严重地威胁着周王朝和中原各诸侯国的安全。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见,向诸侯发出“尊王攘夷”的号 召,并于公 元前六六四年(齐桓公二十二年)率军北伐山戎,援救燕国,“至于孤竹(今河北卢龙)而还”。他乘此劝燕庄公“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此后,齐桓公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侵扰,“存邢救卫”,为邢国筑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为卫国建楚丘(今河南滑县),使得“邢迁如归,卫国忘亡”。齐桓公由此而在诸侯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与此同时,齐桓公为了遏止楚国向北发展,于公元前六五六年(齐桓公三十年),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的军队,进攻楚的从属蔡国,在打败蔡军以后,又用“夹辅周室”的名义,向楚问“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昭王南征而不复”之罪。楚成王不服,齐桓公便进军至陉(楚地,今河南郾城东南)。楚成王慑于齐桓公兵多势众,只好向齐桓公请求和议。于是齐桓公退兵,陈师于召陵(楚地,在今河南郾城东),与楚国订立了召陵之盟。齐桓公由此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此后,齐桓公又几次大会诸侯。公元前六五一年(齐桓公三十五年)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之会,连周襄王也派了使臣前来参加,并赐给犒赏。这时,各诸侯国中,数齐、楚、秦、晋为最强。而晋献公不久即去世,其国内乱、秦僻处西方,穆公尚不与中原诸侯相会盟;楚国北上受阻,已转向东方发展。只有齐桓公“南伐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谢成为“唯独齐为中国会盟”的独霸中原的霸主。

    公元前六四五年(齐桓公四十六年),管仲去世,此后齐桓公任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人,出现了“三子专权”的局面;齐桓公的五个儿子又各“树党争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公元前六四三年,齐桓公去世,齐国的国力开始衰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人传-齐桓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zf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