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表达,适当拒绝,才是保护自己和对自己负责的最好方式。模棱两可的回答和支支吾吾的人一样容易引起别人的困惑。
从小到大的教育实践好像都在告诉我们,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往往不会被答应和允许。我们被教育成了那种认为“直奔主题达不到目的”的人。大多数时候,比起直接说出口,我们更倾向于用一种狡黠而讨好的方式迂回前进,以期能达成我们最初的目标。这种迂回前进的战术有时候能如我们所愿取得胜利,有时候却不一定奏效。
当它不能满足我们的目标的时候,是否有人想过是为什么呢?
多数时间里我们对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感到害羞、不好意思甚至惶恐,认为直截了当的说出内心想法是与环境背道而驰的,正如中国人大多数不能坦然接受他人的赞美那样。
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种子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潜意识里让人觉得直接开口要求是不被允许的,是不好的。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缺乏自信,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刻意忽视内心需求之后的“不拒绝”。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有了各种语言和修辞,暗示、诱惑别人说出我们的需求就成了一种奇怪的常态。大人的世界充满了奇怪的波折,都是因为抛弃了幼儿那种坦率说出自己需求的宝贵品质。孩子饿了会说饿了,大人呢?会发短信说“不如我们一起吃个饭吧”,并自以为机智。
想想看,当我们跟朋友走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人都喜欢说随便?
我们晚餐吃什么?随便。
有空一起去旅游吧?随便。
你要喝农夫山泉还是娃哈哈?随便……
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对方你想吃西餐,不想去旅游只想在家休息,比起矿泉水更想喝奶茶?也许是害怕这种直接破坏了朋友们心中一贯随和的形象,也许是觉得朋友们应该知道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又或者说你已经习惯了让人来猜测你的心思。
这种间接式的沟通往往会带来相反的效果,还有什么人会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呢?坦率说出自己的想法会比冗长的铺垫和口是心非更简洁明快的达到你想要去的终点。
一串随便之后通常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对方恰巧或是终于猜到了你的心思,你欣然应允,皆大欢喜;另一种就不那么美好了,对方始终没能调到你想要的频道,在一通闷气,和类似“你连我不吃茄子都不知道”的挖苦之后,你怒气冲冲地决定了你们的行程,对方被你的怒气惊呆了,感到莫名其妙。
当面对他人的时候,我们明明更喜欢直奔主题,而不是夹杂了一堆不相干事情的模糊对话,当对方从今天天气说到昨天晚上睡得不好再到午餐的鱼没有烧熟却还未进入主题的时候,你只会想跟对方大吼:你要我干嘛?请直说!
那么为什么轮到我们自己的时候,就不能这么简单直白呢?当然,请把恋爱中的人排除在外,热恋的人们也许需要这些弯弯绕来增加些情趣。
之所以不敢说“不”或是勇敢说“要”,皆因三个字——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达到自己目的,于是铺成出我们的种种难处,寄希望于对方因同情而接受我们的请求。
我们不知道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换言之我们缺乏处理这类型事件的实践经验。未知和不确定会让人胆怯,最终造成了一方在滔滔不绝的描述自己的各种理由,而另一方则因为抓不到重点而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悄悄走神。
《可爱的诅咒》中有很好的示范,通过许多真实的“可爱的人”来告诉我们清晰表达的艺术,以及如何客气地拒绝别人,让我们能通过一点点的训练逐渐进步,最终敢于让别人失望,能够好好地爱自己。
从来不敢说不,却是对自己最大的指责和伤害,为什么那些把友善待人当作唯一行为准则的人却因此受尽委屈,而那些日常生活中表现得自私冷漠的人却仿佛过得更好呢?也许这本《可爱的诅咒》能帮你找到答案,当然,她还有另一半的名字,叫做《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
被办公杂物堆得满满的职场新人,被亲戚朋友无限量依靠的知心姐姐,被全家使唤得团团转的主妇煮夫,踏进商场就被柜姐赞得荷包吐血的吃土girls or boys,都可以看看这本书,每个人都有权利好好爱自己,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为了与别人和平相处而委曲求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