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绘本中的儿童天性十六日谈

绘本中的儿童天性十六日谈

作者: 隋三金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11:49 被阅读0次

    好绘本有很多,成人喜欢的,孩子喜欢的,什么样的绘本适合孩子看,什么样的绘本关注孩子,绘本里是否蕴含儿童的天性?一些绘本精美且吸引人,但是有违背儿童天性的地方就会让儿童不舒服,也会令成人有所察觉。通过每天一个绘本,探索图文细节,找到那些像小熨斗一样熨帖儿童心灵的好东西。

    注意:以下内容不是绘本简介,这些绘本需要你亲自翻一翻。

    第一天,《迟到大王》

    约翰·伯宁罕对真实与幻想的描绘将重新定义人类的谎言。

    儿童是天生的“谎言家”,也是天生的理想与现实的杂糅者,富有想象力和探险精神的小说家。

    关于说谎,大人们往往定义为“恶习”,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不要说谎不能说谎。而大人们自己说不说谎呢?多少总是要说的,甚至有“善意的谎言”这样的定义,有时候大人也要求孩子们说“刻意的谎言”。也就是说,我们可能要对说谎这件事重新梳理它的定义和要求,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为什么又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它,不需要它。

    约翰是说谎么?

    从绘本本身来看,他没有说谎,发生了什么事他就如实描绘经过,实话实说,并且老师说啥也没有反驳,老师如何处罚也没有反抗,老老实实的执行,虽然执行过程中也会走神,但怎么看都是一个实在孩子。许多孩子读者看来,他没有说谎。

    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下水道里出鳄鱼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的,超过常规认知的,把没有描述事情发展经过定义为说谎,那无疑是说谎。但如果把经历描述作为幻想,作为想象,那约翰所做的事情不是说谎,是创造,编故事不就跟写小说一样嘛。第一天,可能真实的早上是约翰上学路上遇到一只壁虎或者蜥蜴,逗玩一会耽误了时间,一只手套掉进下水道,你问他发生了什么,他真的觉得自己就是在和鳄鱼搏斗。

    但在绘本里,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会编故事爱幻想能言善辩的狡黠约翰,我们看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约翰,有点沉浸自己世界,不善表达自己情绪的,后来带点“懵懂”“蔫坏”的约翰。

    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多么会讲故事的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知,都不能很准确地表达、表述,很多大人也不一定会。绘本里的约翰没有向大人表达自己经历事情的情绪,被定义说谎以后不会辩白,面对惩罚执行接受,我们都能看出孩子在成人制定规则的世界里的一种服从。但他有没有情绪呢?是有的。罚写会写错,最后会回答老师没有猩猩。在孩子读者的眼里,还会认为猩猩是来惩罚不相信孩子的老师。

    作者用一个逻辑严密完整,但情节荒诞离经的故事引起成人的思考,如果相信约翰,那结果是不是完全不同?如果说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引发的后果将会是什么,有哪些呢?这是给大人们的作业。

    接纳。作者的很多绘本都有这一主题。他经常会描绘一些有自我世界的孩子,不被成人理解和接纳的孩子,例如莎莉系列。同时也有欣然接纳的大人,例如甘伯伯。还有接纳与否给孩子带来不同影响的爱德华。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故事首先是有趣的,吸引的,笑的。但是对于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成人,是引发思考的,提出了值得关注的警惕的现象和问题。

    第二天,《吃六顿晚餐的猫》

    这本书很有意思,对与错谁来判罚,又是如何分辨。

    吃六顿晚餐——超数需求,儿童喜欢这样。席德是一只吃六顿晚餐的猫,吃六顿晚餐,不仅是他的需要,也是他成功实现的本事,最后变成一个标签,无论如何,他就是吃六顿的猫。吃晚饭很平常,但六顿超过人们常识的数量,起初我也和亚里士多德街的人们一样,觉得这个小猫可真贪婪啊,晚餐都是只吃一顿,他怎么要吃六顿。可是看到后来,我发现那不是欲望,不是贪婪,而是需求,必须。我忽然意识到,吃100块糖的小美,吃100块排骨的小武,扔100次积木的小野。。。好了,小朋友就是这样,吃也好,玩也好,我们大人觉得内容很普通,但是次数超过惯常,我们就会觉得异样,我们就会认为孩子是不会控制欲望的贪婪。也就是说,孩子的要求和行为正不正常是我们大人规定的。所以我们会跟着次数增多逐渐变化,从觉得新奇好玩,到担心忧虑,到控制限制。但我们要知道,这些超数欲望也是孩子的天性之一,我们首先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要求这样做,如果这是他在探索世界过程中平衡原始欲望和现实满足的必经之路,或许我们就会变成毕达哥拉斯街的人们。

    儿童是天生的俊杰,他们“识时务”。这一点毋庸置疑,人类都有自我保护的第六感,或多或少,但对于孩子来说,则是天性,最重要的一项天性。刚出生的孩子也有各种基于生存的反射,行走,抓握,“游泳”,当然我们无法想象婴儿能靠这些在野外存活,但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孩子对危险有比大人更敏锐的知觉。识时务者为俊杰,不需要任何教导,孩子自然会分清父母,祖辈,亲戚和老师的不同,他们在不同人面前表现不同,他们自然能分辨亲疏远近,知道哪些人能包容哪些能提供哪些,他们也会提供相应的人设。我相信这完全出自于孩子自我保护趋利避害的天性。这项天性后去会随着社会性的发展增强或减弱,每个人不一。

    孩子对爱的渴求。这本书太有意思,除了要说天性也值得反复玩味,人与猫的表情和动作的细节都非常有趣。好像有很多道理要讲似的,偏偏一句也没有讲,就只讲故事,用图画给视觉冲击,所以,翻到六个主人对席勒的爱抚时完全被猫对爱的渴求打动,忘记文本表现的席德多么“狡猾”。和家里的小调皮一样,那么那么渴望爱的,一定是小小的孩子。

    第三天,《猴子的玉米汁》和《有一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

    抛出两本由小到大嵌套式绘本来一起看,都是吃“东西”,尤其对国产绘本,看法是否有新意。

    喜欢“套”的孩子。一个套一个,一个塞进一个肚子里。这样的绘本不止这两本,还有长谷川义史的《肚子里的肚子里的肚子里的老鼠》,我想,孩子大概都喜欢“套”。我小时候得了一个俄罗斯木质套娃,我非常喜欢,常常一个一个套起来再一个一个取出来,摆成一排,反复把玩乐此不疲,但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代没啥玩具的原因。我女儿也喜欢大套小,这是一套既重复又有变化的简单排列,案例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孩子的共性。

    儿童乐于追本溯源。喜欢“套”,喜欢包裹“食物”的肚子,喜欢生宝宝的游戏,是否是孩子们在追本溯源,找寻自己的出处,找寻自己的来路,找寻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起点和关联,也意味着寻找自己。

    中外智慧的差异感。《猴子的玉米汁》是国产作品,宣传语是“可以读一生的故事”。书里的猴子是聪明,他设计了环环相扣的计谋,结局可以成功也可以不成功,这本书让他不成功,给不正当的计谋一个坏结果,是人为的正义。这种迂回和计谋感很符合中国式智慧,放到成人世界里他可能就成功了也说不定。很多人不喜欢这本书,觉得从图画到文本都过于暗黑,即便喜欢也觉得不适合孩子。我的想法是,当然可以拿给孩子看,这本书是难得一见的版画风,故事一板一眼有节奏地走,没有说教。但儿童是否要求再次阅读或反复阅读交由儿童自己决定。网络推荐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诚信毁所有。可这本书岂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看他浑身都是道理。故事里除了公鸡没有吃到别的动物只喝了点玉米汁,其他动物都是按照食物链生吞了另一个动物啊,猴子坏么,是猴子让他们送命么,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一如成人的世界,从这点上看,倒真的是一本“可以读一生的故事”。

    相比上一本,《有一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肯定更受儿童欢迎,更简单有趣接近儿童。老婆婆也是聪明啊,她就一个接一个吃,想着这下我总能制服你了吧,结果最后吃死啦,这是外国的幽默,总显得直不楞。无论哪一个,孩子们看到最后都会哈哈大笑,蠢猴子,蠢婆婆。这是什么天性?聪明,又蠢,如同孩子不成熟的认知和没完善好的逻辑思维,并不会深思。

    第四天,《艾伦可怕的大牙齿》

    这本书很不错。

    纯真,小动物的眼睛令我念念不忘,惊吓时的呆,同理没牙艾伦时的若有所思,立公约时的俱理有据,听吓人故事时的投入和夸张,好纯真。

    是很符合儿童天性的一本好童书。极力吓人但其实不太吓人,而且孩子们也并不真的想要那么吓人,如果真吓人他们就怕了。和孩子们打闹与和好一样,聚聚散散中有爱与接纳。善意,美好,单纯,又新奇有趣,探秘。有节奏有规律的画面表现。等等,每一处都为孩子们而创作。不仅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想让他不做一件事,就带他做其他事,把能量释放在令人愉悦的地方。

    “大牙齿”,这个词就很可笑。封面的鳄鱼艾伦很得意,牙齿的闪光让人充满期待。是孩子会喜欢的,好搞笑啊!但蝴蝶页颜色却不活泼,有什么寓意呢,可能不会是一帆风顺搞笑的故事。扉页没浪费,画上了艾伦家族,祖传吓人绝技,遗传基因强。特别喜欢艾伦在镜子里练习那一张,真艾伦是恐怖黑影,光彩在镜像里,营造恐怖悬念。接下来四分镜出现四个上蹿下跳的艾伦,画面像被撕出一条条窄缝。吓人以后还要休闲,直到夜晚,拿掉假牙!故事在这里反转一次,白底和蓝夜空底撞出巨大冲突。

    窸窸窣窣的草丛旁,河狸贝瑞改变了故事走向,这一页是全书少有的几个白底之一,带来一种特殊的画外音感。没牙的艾伦呼应上面有牙的艾伦,丛林里的动物大爆笑呼应前面动物大惊吓,粉调的橘色背景中,艾伦的黑影低头而退,陷入黑蓝的夜中。这本书的黑夜都不太黑,是蓝色的,总有玫红紫调色。小动物们很关切,立下公约。又用了四分镜,重复孩子们熟悉的韵律。最后黑夜中亮满彩色,艾伦找到了新的意义。末了给小海狸一个画外音,白底,余味留下悬念。

    第五天,《我的!》

    低幼绘本是怎么让孩子有乐趣的,因为符合他们寄几(自己)。

    幼儿物权意识萌发,能够意识到这是我的,那是你的,同时对“我的”的概念处于自我逻辑中,眼见实得为“我的”。能分清物品所属权,是件好事,如何判断物品是不是“我的”,会随着社会性发展而发展,最终大家对物权的判断在大的通识下各有想法。

    虽然有了占山为王的霸道,但是对物权并没有恒定的所属感,谁看到就是谁的。于是,两只老鼠开始抢夺战。

    故事用反复的情节框架,层层递进的内容,推进故事发展。反复是一种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重复带来的乐趣。重复结构的故事带给孩子满足感,他能够预知即将发生的情节,不但熟悉且有前瞻性,既安全又满足。

    结尾有心,设计了乌龟的出现,在很多方面都打破了定势,给孩子们新的启发。故事也更具变化性,开阔。

    第六天,《迦勒与凯特》

    关注年龄:3-12,参考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对绘本年龄的定义很好,不叫“适读年龄”,叫“关注年龄”,一下子就开阔了。适读年龄不限,关注在这一年龄段有更为合适的内容。从低幼到高年级,儿童的天性又有怎样的发展和变化呢,找一本特别的书来敲门。

    这是一部威廉·史塔克作品,他的作品普遍像小说一样,有着离奇但又温暖的情节,是非常有剧情的故事。这本书的故事写夫妻,他还有几本书写爱情,写找到爱人结婚,就和所有公主和王子的故事一样,不同的是,讲讲他们结婚以后的事儿。

    有人说这本书里只有夫妻没有孩子呀,怎么给孩子看,他们能懂么,一定要把夫妻关系类比成亲子关系么?我想的是,怎么会这么想呢。夫妻对于孩子来说,最熟悉不过,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就是夫妻啊!夫妻,感情和爱,应该是孩子们接触世界关系中的第一扇门。这是一个真正的故事,充满了情感,细节打磨得精致,很适合孩子们听,像炉边故事,小点的孩子听着有意思,有情感未必能细解,大点的孩子能体会更具体的感情。

    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幻想跌宕起伏的,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世界,有巫婆和魔法,显效的咒语,接下来怎么办,抓紧人心。

    欢乐,是孩子们都追求的。叼着烟斗穿着拖鞋笑呵呵的巫婆,因为想试试咒语把男人变成了狗,变成狗的迦乐愁眉苦脸,那一把红胡子可真像啊!不得不像狗一样闻来闻去,跟在凯特身后找自己,肯定找不到的,因为已经变成狗啦跟在后面呢。这些细节让这个故事欢乐起来。

    追寻自己的哲思,变成狗的迦勒很自然地喜欢很多狗狗喜欢的事儿,比如和狗儿们追闹,但他同时也是木匠迦勒,喜欢人类聚居。在追寻自己的路上,迦勒选择了不与狗儿玩耍以保持内心。

    一滴眼泪,可能孩子越大越能明白默默滴泪的伤心,小孩子经常是大哭以示情绪。凯特越来越爱她的狗,可她依然思念迦勒,她凝往窗外流下一滴眼泪,和忠实的狗朋友温情互动,得到安慰。多么复杂的有层次的情感,作者把痛苦表现得很温暖。

    勇气,与持刀坏人搏斗的勇气可能是孩子们想要有的品质之一,不一定会这么做,但可能想过。

    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最后两人相拥而吻,以人的形象重新拥有彼此,莫大的幸福,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凯特的睡衣像婚纱一样洁白。父母朋友爱人皆是如是,语言,交流沟通,爱而相拥。

    留迷。结尾的表述文字一下超脱了故事本身,用留迷说不清这种孩子很喜欢的方式把故事升华了。这真是富有阅历的大龄作者所为啊!

    第七天,《森林大熊》

    关注年龄:3-12

    这本书最先听郝广才先生讲过,十分精彩。郝先生深喑绘本之道,他知道画面怎么表现,分析出的好层次丰富。他讲大熊做工人以后凭网眺望那页,他说画得不好的直接画大熊哭,但是画得好的不需要用主角的表情表现喜怒哀乐,会用气氛烘托,慢慢铺垫出读者的情绪。这跟电影一样。

    这本书看起来非常讽刺,成人如我读起来异常犀利。如果只是当成一个故事读孩子们应该还是喜欢的,主角是大熊嘛,故事也比较有趣,即使孩子们不能解读全部线索,是熊而无法证明是熊的剧情还是好笑的,大熊最后做工人也是好笑的,最后要住酒店忘记自己是熊也是好笑的。这应该算一点吧,把故事放进温情的喜剧里,是孩子能接受的。

    我特别采访了夏夏,我问她好看吗,她说好看,人类应该住在自己的地方;我问她喜欢哪里,她说她喜欢变化,像恐龙时代变成森林时代变成人类时代。虽然并不清楚她说的,但能肯定,即便是幼儿,也需要这样的绘本引起深刻的感受和思考,哪怕只是埋了一条线。在社会现实的思考上,12岁是否会比4岁多更多?还真不一定,往往低幼的儿童对世界的见解带着不经世事尘染的天理哲性。这算第二点吧,能够引起深刻感受和思考的阅读体验,是孩子心底所需要的,无关年龄。

    第三点,批判。书里的人物除了大熊,作者都给了批判,这大概很符合孩子将近青春期的叛逆。但叛逆一定是讽刺么?如是,未免也是刻板了些。

    第四点,寻根问底。你是熊,你如何证明你是熊。你是谁,你又如何证明自己。寻找自己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好作品带来的思索。

    最后,这本书可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讨论自我哲思,还可以讽刺人类行事作风。不过有一点我提出异议,为啥要把董事长写那么闲,我觉得很不科学,容易把个例当成典型,造成阶级刻板印象。事实上很多老板,其实应该是所有在努力运营企业的老板,都是肩负了企业和社会责任,努力而又充实的。或许跟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有关,时代在进行,观念在迭更,视角逐渐多元。把孩子放到我们的肩上,推他们到更高更广阔的天地之中。

    第八天,《卡夫卡变虫记》关注年龄:3-10

    这个故事的焦点很集中,似乎只讲了一件事——看见。你看不见孩子,大概是近些年被反复提到的教育问题。由于孩子很小,他们身体很小,思想很小,世界为他们设计的小又不太多,所以他们对看见的渴望特别强烈。当然成人的渴望也并不见得逊色多少,暂时不谈。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会想起郑渊洁的《驯兔记》,有一点剧情上的类似,主角和朋友两人反抗,家人和妹妹早已驯化。关于主角都变身了所有人都看不见的故事,我觉得还有,一时想不起。因为有一种刻板印象,人长大以后会看不见一些奇妙的事情,没用想象力。但这个故事有点不同,它没有抽象儿童与大人的对立,而是聚焦到了个体,只有卡夫卡变成虫子,而看不见他的不仅父母,还有妹妹以及其他孩子,只有好友一人看见,突出了个体矛盾,亲情和友情。

    画风童趣,画面工整规律,文字多,图画变化少,满页背景图123搭配白底文字页,图图文的节奏,眼看要向桥梁书过度的架势,都是为孩子设计的。故事奇幻,是孩子们所希冀的。

    主人公变形后没被看见,以及被看见后变回人形,都符合了儿童渴望至亲关注的心理。

    儿童期的友谊,在家长权威和老师权威依次退出主导以后,友谊将位列“仙班”之首。最好的朋友迈克尔,初见虫子卡夫卡的时候眼泪都要掉下来,关切和担心,而当卡夫卡有了虫子的优势时,迈克尔也是会喊“不公平”的。最后愤怒的卡夫卡说没人在乎,迈克尔回他的话温暖感人。

    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讨论。跟朋友商量,去图书馆查资料,先弄清怎么回事,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负面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倒挂在天花板上,看日落像日出,很有隐喻,一切都是颠倒的。当家人来看他的时候,他终于哭了。其实真是很规矩的一本书,卡夫卡连发脾气也很绅士。

    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他要听到“我们永远都爱你,不管你是男孩还是虫子”,被无限的接纳是他变得更好的动力。

    结果读下来,倒不止“看见”一个主题,亲情与友情也有。没有单一主题的绘本,就像没有单一主题的人生,生活总是复杂多层,而你是否看见。

    第九天,《鸽子的天使》

    关注年龄:3-9

    这是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虽然故事的主角是老人与鸽子,我却好像看到了家庭中的父母与孩子。嘴上心里说着不会医鸽子不想养鸽子,行动上却悉心照料,精心陪伴,特别像有些言不由衷的父母和懵懂的幼儿。甚至放飞鸽子的那天,感受到儿女离家的气氛,终是渐行渐远的目送。而鸽子观察到老人的衰弱又展开了新的陪伴,直至老人临终,双方给予真诚关爱,走完一个家庭的轮回。

    仅仅是家庭的象征么?又不只是家庭。在许多国外绘本和儿童文学中都体现出一种比较恒定的价值观,家庭和亲子关系呈现出的爱与接纳的水平远高于国内,但是在老人与子女的关系中,国内外一样存在疏离的矛盾。这本书很像家庭关系,但又超出了家庭关系有着更为深远的喻意和影响。成年子女何时回巢,是父子亲情还是隔代亲情,作者并没有明确的人物指代,而是用老人和鸽子这样的组合引起思考,值得玩味。

    在这样喻意深厚的故事里,作者兼顾了儿童的天性,用细节展示属于儿童的语言。几乎每一个白底细节图都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

    1.儿童的趣味性。绕路的虚线像迷宫,够孩子走上一会儿。小鸽子的医病床最为亮眼,小,精,全,铅笔搭起支架,瓶子装置滴水,浑身缠满绷带,脚上拴着病号铃,还有一片树叶的绿化,还贴了教堂照片以供熏陶。给鸽子用耳机听音乐,鸽子玩面条,鸽子头上的蛋筒等装饰,鸽子钻出桌布等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细节。

    2.儿童需求的小得到了满足。因为这些细节关注了孩子的小,为孩子设计了符合他们尺寸和心理要求的道具和情景,是令他们感到心满意足的。

    3.爱与陪伴的需求。老人给了鸽子爱与陪伴,鸽子也同样给了老人爱与陪伴,于是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浸润孩子的内心,使他们充盈起来。

    而且,真是高质量且满足对方的需求。老人给鸽子疾病照顾,给艺术熏陶,还带着去户外休闲野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鸽子的临终关怀也是充满爱和趣味,陪伴老人工作和生活,逗乐子,听老人讲述,一起吃饭一起休息。这是爱的流动,是相爱的互动。最后老人为鸽子建造了永久住所,年轻的修缮工也是满怀善意,整个故事都充满了爱。

    第十天,《问我吧》关注年龄:3-9

    这是一本很浪漫的书。可能是爸爸的形象太年轻,太温情,太有格调,以至于我会觉得这是哥哥也行,恋人也行,总归是一种爱人,爱着的人。行文会话中带出一种恋爱的清甜。这也说明这样形象的父亲,算少见,也说明我的脑子里有些刻板印象。

    画质的笔触感很强,红枫叶在风中飘飞,仿佛能听到画家沙沙的落笔声,如同树叶的沙沙声。画面有繁有简,有粗有细,搭配文本,相得益彰。这么浪漫的一个故事,在漫天的红叶里,也是画给孩子的,多么幸福。

    满足儿童。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么?不是,是满足他们的——喏,就像这样,小姑娘手一指,问我,于是爸爸就会问她,就是这种满足。而且她一直要求,问我,爸爸就一直问她,等于——满足了孩子全部的要求。

    儿童之美。有大片的彩林看得见笔划,有精致的蝴蝶看得见翅膀的粉末,有花海的色块,有蜻蜓的透明翅膀,画面有大有精,文字如诗,给出儿童视角的美。

    儿童的玩乐场景。再现了游乐场,冰淇淋车,气球,喷水池等儿童喜爱的玩乐情景。

    儿童喜爱的游戏情景,而且是和爸爸一起进行的。散步,观鸟,望湖,赏蝶,逐蜓戏花看狗;骑脖拿气球吃冰淇淋——这里很好,爸爸也吃了一个冰淇淋;踢树叶,听喷泉——这个地方特别艺术,没有戏水,而是父女二人分开背对,闭眼陶醉的是抱球的女儿,蹲下玩树叶的是爸爸;你跑我追红叶雨,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最后从家门出去回到家门口,将气球拴住,刷牙睡觉,不忘晚安吻。全部是儿童喜爱的,父母陪伴的,熟悉的场景。在孩子熟悉的活动中体会美,体会爱,是温馨的。

    追问,思考。画面是画面,文字是文字,文字讲一直表述,提问,回答,往复不停,儿童的日常追思。

    第十一天,《谁需要国王呢》

    关注年龄:3-12

    这个故事真有意思啊,哈哈,明明写了青蛙需要国王却在题目问道“谁需要国王?”,明明故事写的是青蛙“需要谁”来做国王,却在封面问“谁需要”。“谁需要”和“需要谁”之间,可见“谁需要”占了上风,这本书想讨论的重点就是民众啦,可以给孩子看的讲政治的绘本。

    听传说,对古老故事着迷的儿童天性。用非洲传说包装政治寓言,用故事包装道理,这本书的故事不算说教,但绘本名字挺说教的,不过镶嵌得十分巧妙,在充满趣味的故事中要娃儿们思考“谁需要”,也实在是无法反感的高明。

    和娃儿们一样的蛙儿们。青蛙当然是拟人的,但跟孩子的天性更为神似。七嘴八舌的吵闹,一个意见引起一个个地哄着跟随,遇事后夸张的肢体和传神的表情,符合儿童与年龄相匹配的心理期许,贴近儿童本身。好的寓言也要用好的载体来表现,孩子们才容易接受。

    小娃儿听故事,大娃儿想层次,能够引起孩子深刻思考,符合和儿童对世界深度探索的天性。不管在哪个年龄段,对绘本本身进行讨论,按照年龄和能力联结历史,理解政治,满足孩子更深的精神需求。

    另记,本书文字非常美,耐读,请好好欣赏。

    第十二天,《外公》

    关注年龄:4-8

    买书一定要亲自翻一翻。这本书看标题和封面很合适(我又要做标题党了),又是大师伯宁罕作品,盲选。因为我家夏夏和姥爷关系特别好,相依为命,结果这本书翻开确实跟夏夏和姥爷的日常很像,可是翻到最后,姥爷没了,这我怎么解释,我只好赶紧把书合上。夏夏问我,外公去哪了,我说,死了。倒不是说不能提死,死亡绘本也看过不少,只是抱着高高兴兴目的去看书结果却出人意料,打得措手不及。

    这书字体棕金,迎光反射有余辉,一页金线白描在左,一页彩色在右,似乎没特别含义,就是版式,和甘伯伯一样。字体有两种,外公说的话正式规整,孩子的话字体略手写感微斜,粗些。表意模糊,可以任意解读,也是通过场景和内容判断哪种字体是谁说的。伯宁罕总是说得少,留白思考,情绪疏导多,投射性强。

    儿童对话句子互不相干,但意思有联系,成人注意听啊!开始时女孩和外公的对话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也能听出在同一个场景,类似在一起各干各的,外公弄花女孩弄土,外公唱歌a女孩唱歌b,女孩把熊当女孩,外公不懂,等一下,到这里忽然发现两人对上话了。后来渐渐清晰两人在对话,外公讲诺亚方舟女孩问他我们的房子会不会漂走。

    儿童式较真,一定要纠正不是巧克力是草莓。他们在做幻想游戏,是什么又有多重要呢,然而却十分重要,那是孩子的意思嘛。等一下,这里不一样,上一页外公说他不想听两人分道扬镳也是双彩页,然后接着是全书唯一一个满满画面的双彩页,啊哈!原来是外公在主动示好夸女孩的“冰淇淋”好吃呢,之前外公可是说他从来不知道小布熊也算小女孩的哟。哈哈,真是要细心走进作家的绘本世界,才能体会到那些层次丰富的情感变化。

    爱提“不着边”的问题的孩子,带着幻想和思考,房子会漂走么?钓到鲸鱼怎么办?那页“分手”的原因是啥呢,是上一页提的“房子会不会漂走”这个问题,还是另有冲突不表只看结果——就是把两人日常节选成多组画面进行排比。如果只是因为女孩问房子漂走的问题外公就生气不想听,哈哈哈那也太小气了吧,果然是两个孩子呀。

    想要收集玩具所以吃糖,其实糖和玩具都想要。这一页是我最喜欢的,也是封面,女孩伸着小舌头舔棒棒糖,特别生动,那种儿童的娇嫩可爱让我想捧在手心里。

    相互陪伴,感情增进。前半部是外公陪女孩的玩耍,当外公在沙滩上睡着的时候我还担心走到了《莎莉,离水远一点》,但并没有。后半部外公回忆的时候女孩陪玩,跳绳,钓鱼,踩冰雪。这里外公差点滑倒,接着外公就生病了。

    这本书看着很松散,仿佛随意,但细细读来发现处处有关联,作者早有铺排,情绪铺垫得层层递进,读者有种抽丝剥茧的阅读快感。但个中含义,还是自己解读吧,或者不解读,取意是意境的意,也是极好的。

    第十三天,《同桌的阿达》

    关注年龄:5-12 (因为主角是小学生)

    同桌的阿达——现在对绘本的解读已经到了逐字逐句的琢磨其语文的范畴——重心在阿达身上。但为啥不叫“同桌阿达”?那就变成了描写阿达的书。难道不是吗?不是,同桌的阿达,谁的同桌也很重要,多了一个“的”带出讲述者和阿达的关系和互动,不仅是人物主题。

    以上分析都没有道理,哈哈,其实就是一句带有日本“の”节奏的短语,但语感还是挺活泼的。

    女主角和我熟悉的樱桃小丸子打扮差不多,戴着黄帽子,叫美穗,男主角和我看过的小怪兽差不多,可能是恐龙,叫阿达。这本书从头到尾写给孩子,无一处不紧扣儿童主题,描绘了不一样的“好朋友”关系。

    对一件自己不想的事物害怕,呈现出非常细腻的心理过程。孩子们害怕的事儿,和他们害怕的程度,都是大人意想不到的。绘本用了很多笔墨去刻画这种细腻的感触,没有夸大情感而是通过美穗的幻想借口和踌躇等真实的表达方式,让不仅孩子连同大人也能感同身受。

    儿童对情绪的认识和控制,都在发展阶段。美穗能否体察自己的情绪,知道原因,表现出来并且接纳?同样阿达是否能察觉自己对美穗的关注并知道自己的表达,以及对方能接受吗?这种适龄的故事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而通过故事的推进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让孩子们体察自己的言行,产生情绪认同,进而获得思考。

    贴合孩子们生活的细节,阿达欺负美穗的时候,他在她眼里就是一只小怪兽,超过美穗桌子的霸道三八线,踢椅子,盯住美穗做数学题,吃饭,跳绳,甚至幻想逃课的时候阿达也会出现,阿达简直成了美穗的监督员,作为观众的我已经发觉阿达对美穗的关心,被小男孩不加思考地呈现出来。而美穗并不这么想,她在故事里面,越来越紧绷,她关于阿达的回忆都在黄橙红的背景里,一直到哭,用扔橡皮爆发以后,变成绘本开始紫色的紧张害怕。到最后几页镜头推着心理很复杂的美穗在人群中朝学校慢慢走去,阿达在干嘛,他吊在学校的铁门上荡秋千,嘎吱嘎吱,这种事我小时候也常见,那时候的铁门就是可以晃来晃去。阿达看上去很无聊,其实他心里也很期待。

    对不起,一支被粘好的粉色铅笔,整个画面都充满了颜色,阿达的样子也回来了。美穗,阿达,和读者我的情绪都在这样一个完整饱满的好故事里舒展了。

    第十四天,《每一个善举》

    关注年龄:5-12 (发生在学校里的故事)

    最近特别关注绘本题目的解剖(不提倡),每一个善举,我以为是一本排比句绘本,扶老奶奶过街,帮人开门之类的小善举一一排比,最后形成一个散文诗一样的绘本,所以我一直没看过这本书,直到今天。

    它和我之前读过的《一百条裙子》非常像,像得好似一个故事。一本小说比绘本来得场景多内心戏丰富,一本绘本比小说来得空灵有思考空间。但都是一样的好,不加评判,只表内容,这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允许孩子内心的成长,是这本书给出的最大空间。

    这本书的镜头语言很多变,很有意思。一个使劲低头的小姑娘,如果你想看清她的脸你会怎么做呢,肯定是弯着腰把脸凑到她的脸下面朝上看啊,就能看见她使劲低着憋得通红的脸,这是玛雅初来的那天。

    在操场上散步那一幕也很有意思,克洛伊三个人就在画面一角,画面比文字更开拓。玛雅自己玩抓子儿的镜头,像一幕孤独的剧。玛雅小声嘀咕,玛雅别着眼吃午餐,玛雅穿漂亮裙子拧着身,以及后半部克洛伊的独角戏,都是作者的观察入微,孩子就是这样啊,那些孩子的动作和角度,把小小的儿童像花瓣一样捧在手心,她们每一次心的颤抖都让人深深为之动容。

    甚至不忍心把儿童的天性拆分出一条一条。

    儿童的自我认知。让自己在集体里看上去跟别人一样是儿童努力去做的,害怕自己与别人不同而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同《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中不敢吃青豆的卡米拉一样。

    儿童对善恶的评判需要后天学习。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冷漠有多糟。

    儿童的自我成长。这个故事给克洛伊充分完整的自省时间,甚至连老师投石子的设置也未必是针对玛雅。而对于玛雅,我善良地相信她也会在一次次搬家中获得强大的内心,足以去应对那些孩子们不敢表露的善意。

    第十五天,《大熊有个故事要说》

    关注年龄:3-9

    我觉得这本书,违背了部分儿童的天性。大熊想讲个故事,可是动物们都有事要做,冬天要来了,生存是第一位的,没有时间听他讲故事。大熊没有生气,没有坚持,没有哭闹,他不但接受和理解动物们,还马上伸出援手帮助大家。这是素质很高的儿童熊啊,一般的儿童不容易迅速反应调整自己,一般的儿童诉求得不到满足容易有情绪,一般的儿童很难这么做。另一方面,动物们明确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准备过冬满足生存要求,都非常确定地拒绝大熊,这也是一般儿童达不到的思想境界和高度,厘清。

    那这还是一个好故事么?我觉得还是好故事。因为熊很快冬眠醒来又开始新故事,当然他依旧那么贴心,帮助动物们苏醒,耐心等待大家听他的故事。但是,大家都聚齐了,大熊要讲故事了,他忘了。动物们用大熊般的温暖包容了大熊,用接纳回报了大熊,故事马上圆满起来。爱不是空谷回音,结结实实地循环,流动往复。这个故事就不会显得过于拔高,它升华了。

    这是一种不太明显的利他,对于孩子来说,还挺难的,对于大人来说,也不轻松,谁能如此大方。但是作者把利他主义表现得很自然,已经成为所有动物不需要思考脱口而出的习惯,自然而然的,这个世界没有责备,没有失落,只有理解和接纳。它为儿童塑造了一个理想世界,充满希望。这也正是儿童所需要的,渴望被理解和接纳,前方有触手可及的希望。

    也许它是在说一个种下爱的种子收获爱的故事,也许它在讲述一个充满爱的世界。让我在其中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大熊,多么像点灯熊,多么像我们这群爱给人讲故事的人,满世界地想给人讲个故事,满世界地收到拒绝,满世界地去理解和接纳,等待——最终,收获这些充满爱的伙伴,一起阅读。

    给孩子建筑一个童话世界没有错,这个童话是能够跳一跳实现的,那就是希望。有希望和爱的就是一个好故事。

    第十六天,《魔奇魔奇树》

    关注年龄:3-10

    一转眼这个话题进行了十六天最后一本,也觉得恋恋不舍,这本书作为结尾太好了。因为他是一本太好了的书。

    魔奇魔奇树,这个封面见过就不会忘,但是我见过无数次,都不想翻开看,封面挺吓人的。黑色的剪纸,干枯而充满褶皱的老人,两只眼睛没有距离的孩子,加上青色的光影,冷屈屈的感觉。不过看完全书再来看封面就有了温度的暖。

    这是一本讲述亲情的绘本,在面对至亲的时候,充满了爱与勇气,尤其是勇气因爱而生,全书都处在融融的暖意里。

    酱黑的剪纸,古老的人物造型(爷爷的发型非常日式古典),语言活泼似厘语,有股民间传说的味道,说故事的氛围很强烈。原文“从来没有哪个孩子像豆太那么胆小。都五岁了,半夜总该可以一个人上茅房了吧?”——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从前有个男孩,叫豆太,他非常胆小,已经五岁了,半夜还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感受一下,这语言文字的风格,尽管是翻译,但仍然有着强烈的风格,而且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像不像说书人。这大概是我见过的第一本以“从”字开头,但不是“从前”的故事书。

    如此清新活泼老辣的说故事口吻,讲到“这总比把家里唯一的一床被子尿湿了要好吧?”,我就开始感动,和我之前看过的《佐贺的超级阿嬷》和长谷川义史的一些绘本非常相通,有那种贫穷生活里的乐观。果不其然,后面讲了爸爸如何死的,也是那么活泼灵动,遭遇了这么大事不可能不悲伤但文字依然动力十足,画面负责“悲伤”——温情。这非常难得,真的是天塌下来当被盖的乐观。然后魔奇魔奇树出现以后,画面就正常了,有了颜色。爷爷把尿的样子和语言也太传神了,那以后的爷爷的脸,也不让我觉得像封面那么恐怖。此前的剪纸刻画得有点过于写实,但到了豆太冲出去那页就极为卡通,他是身体平着冲出去的,一个“撞”字配得好。边跑边哭身子后倾也是极像八十年代动画片呢,本书成于七十年代。医生带豆太回去,豆太预感不妙用脚丫踢着医生的腰,情绪和动作的结合很到位。接着,魔奇魔奇树点灯的画面燃满视野,把画面推向极致,必须买实体书来看的震撼,就像必须去现场听交响乐一样。尾声渐近,故事情绪回落,结尾处留了一个反复的小细节,令人会心一笑。

    爷爷生病以后,我也为豆太捏了一把汗,如果没有爷爷豆太就是孤儿了,好难受。

    这本书我没有一点异议,非常喜欢。我喜欢这样有爱的故事,乐观的故事,天大的事不当事的气度,再难的生活也能过下去。就算我们什么都没有,可我们心中有爱,就没有干不了的事。

    儿童对亲情,对亲人间的爱就是如此亲密,如此纯真。而爱正是勇气的源泉。书中各种细节都和孩子一样,很容易让小朋友找到共鸣。结尾不敢自己去尿尿的反弹也是,儿童就是这样的,为了爱有勇气做平时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一旦有条件和机会还是会反复,而对于爷爷来说,豆太已有勇气不要再说自己是胆小鬼了,爷爷也还是乐意陪他撒尿的嘛,那就是爷俩相依为命互相陪伴扶持的乐趣啦!

    以上为绘本十六日谈全部内容,绘本并非要过度解读,但有时候我们在绘本里挖到了宝,其实也想找人一起聊聊,共鸣一下。所有绘本仅出于我自己的见解。除了《迦勒和凯特》的关注年龄段参考了红泥巴,其余标备关注年龄的都是我自己的随笔。更多的时候,我认为绘本没有年龄界限,我经常喜欢和夏夏一起看各种绘本,有些她喜欢的她自然会反复看,有些我喜欢的可以静静等她长大。原本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本中的儿童天性十六日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g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