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王子》中,狐狸对小王子说:“仪式,就是确定一个与其他日子不同的日子,一个与其他时辰不同的时辰。”
真正的仪式感,并不是一些虚假刻意的作秀,“仪式感”也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跟风,去迎合他人的目光。仪式感是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的一些事情,认真地把事情做好,真正发现生活的乐趣。
当严老师第一天在班级讲述小种子,班级取名为“小种子”教室,中秋节以及草的名字等事件中,在我看来,这也是给予孩子仪式感,这也是教育的智慧所在,更是对教育的挚爱。
我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仪式感的人,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会给班级取名字:“向日葵”“苔”“小小智慧”等。然后设置小组,小组也设置不同的名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会为自己的小组用心去选取组名,集体主义观念无形中就渗透于学生心中。
回顾这学期外出支教这一年,多少也记录下一些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十一国庆经典诵读,三月份雷锋故事我来讲,春天的时候“我把春天读给你听”诗歌朗诵会,适逢二十四节气的时候,我会带着他们一起学习关于每个节气的来历,相关诗作。不管是诗歌朗诵会,还是心理健康课上的积极心理暗示小游戏,期待在孩子的心里植入仪式感的小种子,更多的让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有多改变。
《生命的拐弯》中让我看到了严老师面对生活的意外,从容不迫和乐观,简陋的生活条件没有让她退缩,心怀美好,对每一个孩子“满怀着浪漫的期待,想象着和孩子们见面时的种种美妙的情景。”
从秋天到夏天,正好是一个学期的时光,开学初的秋天,再到暑假来临的夏天,如若不是对教育的真挚,严老师的笔端下怎么能有如此动人的故事,在我们看来平凡如常的每一天都能以清新的文笔记录下来。
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而仪式感就是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生活的过程有时候是很艰难的,如果再没有一点儿仪式感加持,这样的生活过程必然浑浑噩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