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年代下的极致烂漫故事
极端的20世纪
20世纪的某个夜晚,在大洋的中央,1900突然注视着Max的双眼:“3天之后,到了纽约,我要下船”。当1900站在弗吉尼亚号的舷梯上,看着纽约无尽的高楼与街道,他摘下帽子,转身又回到了那座钢铁坟墓,“阻止我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那些我无法看见的”。
1900无法看见的,除了无尽的城市,还有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变革及社会背景。主人公1900的诞生,也标志着20世纪揭开帷幕。从1914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短短的75年中,人类经历了2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核危机、经济危机、苏联解体、民族国家纷纷成立却战乱不断。也延伸出了无数棘手的社会问题:暴涨的人口(战后7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2倍)、恶化的生态、共识瓦解、治理无效、武器扩散、民粹主义、恐怖主义泛滥…
“我们的世界,既有从外部炸裂的危险,也有从内部引爆的可能。它非得改变不可……如果我们打算在这个旧基败垣上建立新的千年,注定将失败。失败的代价,即人类社会若不大加改变,将会是一片黑暗”—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片中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20世纪前中叶,这个被称之为“灾难的年代”。主人公1900被遗弃在一艘不断往返于欧洲-美国的轮船上,随着战争对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整个欧洲陷入停滞,而美国却如同早上7、8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无数在欧洲饱受战乱折磨的移民开始大量涌入美国,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国梦”。
当Max初次登船,时间大概是在1920-1930年之间,这一时期的美国颁布了著名的“禁酒令”,随后经历了第一次经济大萧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出现了大量投机分子,也开启了一个独特的“黑帮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一个又一个来自贫民区的无名之辈通过贩卖私酒走上人生巅峰,整个社会在狂热追求金钱中逐渐迷失,美国梦开始破碎。对这一时期的描述同样可见于另外一个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所拍摄的《美国往事》,以及菲茨杰拉德的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正是在这样一个坚硬、血腥、充满剧变、动荡、迷失的历史轮回中,托纳多雷在历史这片汪洋大海上,构建了一座美丽、烂漫、充满传奇色彩的“浮城”。
伪文艺的商业片
自从此片重新上映以来,观众对它的评价也都呈现着两极分化,喜欢它的观众沉醉在它优美的摄影构图和配乐中,跟随着1900在这座烂漫浮城中不顾一切的找寻自我,而厌恶它的观众,则不屑于它经不起推敲的逻辑,空洞的主体。
如果以一部严肃电影文学作品的标准去评价这部电影,我认为,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有着严重逻辑缺陷,主体空洞的文艺商业片。
本片几大逻辑缺陷,第一是关于1900钢琴技巧获取的部分,当船长试图把1900送到州立孤儿院的时候,警察和船员苦苦搜寻无果,然而在22天之后的一个深夜,这个小男孩出现在了弗吉尼亚号音乐厅内,他满身煤渣,旁若无人的弹着钢琴,仿佛在消失的这一段时间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并得到了神的指点,无师自通。相信稍有乐器常识的人都知道,对于一个没有摸过钢琴的小男孩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而整片导演也没有交代,在那22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就当二战结束,弗吉尼亚号即将被炸毁,Max在船上找到了安然无恙,并且衣裳整洁的1900,作为一艘废弃已久的医疗船,1900是如何体面的生活了如此之久,同样也无从得知。
在斗琴的片段中,1900通过“四手连弹”战胜了骄傲自大的黑人爵士大师Jelly Roll Morton,后面居然出现了“琴弦点烟”的骚操作,当然,这是导演的艺术修饰手法。但是即便是从他们斗琴过程来看,1900也仅不过是因为“速度”战胜了Jelly Roll Morton。钢琴作为一门艺术,弹得快与慢不是一个衡量“好与坏”的标准,这个衡量的标准,应该在细节处理、音色把控等层面上,每一位演奏家对同一曲目都会有不同的诠释,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
作为一个以钢琴音乐为主题的故事,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正是利用了普通大众对钢琴艺术的无知,将需要大量时间成本方能获得的钢琴技艺,简化为了无法解释的“天赋”,这个处理手法俘获了大量非专业观众的内心,让那些对钢琴艺术一无所知的观众,误以为自己也领略到了艺术的至高真谛,陶醉其中。而这种毫无根据,对观众一昧迎合的处理手法,也能看出《海上钢琴师》所隐藏的商业片色彩。
这么看来,《海上钢琴师》似乎是一部有逻辑硬伤,打着文艺幌子,为了迎合观众打造的一部彻头彻尾的“伪文艺片”。那么,作为一部烂漫主义的文艺片,我们不妨从烂漫主义的角度,从托纳多雷的角度,来一探究竟。
乌托邦与极致烂漫主义
《海上钢琴师》的发行时间在1998年,电影中所描述的故事大致发生在1900到二战结束这个时期,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作为一部在即将进入新千禧年时间点发布的电影,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承载着对过去百年历史的回眸。长达170分钟的影片,却完全没有看到个人与历史的交织,没有《阿甘正传》那样的个人命运与时代进程紧紧缠绕在一起的叙事方式,仅仅是当Max发现了1900曾经住过的船舱中的那几幅老照片,成为整片中为数不多提到现实世界的镜头。
影片中所处的20世纪前中叶,是一个被称之为灾难的年代,而这一切,对于弗吉尼亚号来说,仿佛都是不存在的,抑或是托纳多雷所刻意回避的。再结合影片中的片段来分析,想必大家都对老丹尼和1900的“FxxK XXXX”台词印象深刻,影片中的“FXXK”一共出现了3次,这三次分别是:
1、老丹尼对船长说的:“Fxxk the law!”
2、1900对船长说的:“Fxxk the regulations!”
3、1900战胜Jelly Roll Morton之后说的:“Fxxk jazz,too!”
而这三个“FXXK”背后所指向的,分别代表着法律与国家权力、规则与世俗制度,以及新的世界权力话语结构主导者之下的西方价值文化。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及其代表的文化制度逐步成为了世界主流,欧洲逐步走向没落,而弗吉尼亚号正是一艘往返于欧洲和美国的轮船,它背后体现的正是这一新的世界权力话语规则运作的方式。
所以,托纳多雷的这一处理,其实是对当时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话语权力主导者及其文化世俗制度的排斥,也是为了给在弗吉尼亚号上发生的这个伟大而又离奇的故事排除一切世俗的干扰。在浩瀚的大洋上,这是一座既不属于旧世界也不属于新世界的“浮城”,没有政治、权力、规则、法律的约束,就如一个美丽、烂漫、充满传奇色彩的海上乌托邦,在这里发生的故事,也仅“存在”于这里。
作为片中的主角,1900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天才,他在这艘乌托邦式的轮船上长大,隔离了世俗对他的一切影响,年幼时得到神的指点(目前看来也只有这么解释了),收获了凡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钢琴技艺,在弗吉尼亚号上,他是一个最接近神的人。在影片中,涉及到1900的视点画面,大量使用了浅焦镜头,只要1900出现在画面之中,其周边的其它背景都是高度虚化的,这也体现了,凡人与世俗是无法进入到1900内心的,他就像是神一般,“存在”于世俗之间,却不能被世俗所打扰。但是神的故事,也是需要凡人来传承的,这个凡人,就是片中的另一个主人公,也是片中旁白的叙述者—Max。
Max作为和1900在影片中的对比,一个代表着世俗、一个代表着理想,而作为唯一能与1900存在于双人中景之中的人,Max也曾把音乐理想当做一切,他在弗吉尼亚号上与1900度过了难忘的时光,但迫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陆地上,最终沦落到变卖跟随自己一生的小号来维持生计。对于1900来说,Max是他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证明,是他与世俗世界的唯一的纽带,而对于Max来说,1900则是一个精神寄托,1900代表的是Max生命中的那一缕“优美的灵魂”,是极度烂漫的,极度美丽与纯洁的灵魂,它不为世俗所染指,正如1900那样,只有天堂,才是他的最终归宿。
关于这部影片,还能延伸出更多的哲学思考,关于存在与非存在,关于有限和无限等等,我也不一一去深究。关于《海上钢琴师》以及它所讲述的故事,就是在20世纪这个极端又痛苦的年代之下,人们对纯真理想、对烂漫的无限追求,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艘弗吉尼亚号,它不容世俗所打扰,承载着我们最初的理想和情感。
《海上钢琴师》,就像是一个无法考究的神话故事,没有依据,毫无逻辑,不容质疑,承载着特定时代下人们的精神寄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