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说形式不应该大于内容。为什么呢?这句话是否适用于所有场合或行业呢?因为从基本的道德观念出发也好,或是从大部分的行业标准来看,内容(内在)往往更重要,才是事物的核心本质。形式流于表面,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装饰或是帮助导入核心的媒介物。
然而,并非所有的形式都那么不堪,都必须小于内容,但它的确应该为内容服务,围绕内容展开。比如说:广告业、时尚行业、娱乐行业,这些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形式往往大于内容。没有大量的形式(噱头)来制造声势,博人眼球,那些内容有时毫无价值可言。合理与合适的形式还能提升内容的附加值。再具体点,联系日常来看:带货直播,选秀组团其实就是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你放哪儿不是卖货,但是从放在普通的超市货架上,到装修豪华的百货商场专柜里,再到顶级平台上用明星带流量卖货……各种花招(形式)层出不穷。作为内容的货物本身并没有变化,然而在不同形式的作用下,最后作为结果的销售量往往会有巨大的差异。再比如,成本1元5角的盒装奶茶,找个二流明星代言,放卫视上打个黄金时段广告,共计支出广告费用500万。形式做到位了,知名度提升了,口味还是那样,但1元5角的奶茶竟然可以卖到8元,而且因为明星效应一年能卖出个千万杯。这样算笔账,商家一年竟然能赚6千万人民币。实属可观!这奶茶好喝吗?和其他奶茶有很大区别吗?未必,关键就在于明星与广告的效应。这就是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而且已经成了既定的现代商业法则。
讲这么半天,感觉和教育,与当老师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其实不然,不仅有半毛钱的关系,甚至还超过半毛。教育教学是否应该形式大于内容呢?深以为,这个问题可大可小。
先从小的方面来讲。经常有新老师为开课苦恼。内容就这些,大家都这么上,怎样才能上出特色,上出与众不同的感觉,让领导觉得“我”都在用心学习,努力工作呢?还有,“我”最近看了好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公开课,为他们课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讲课时的深情并茂所深深折服。“我”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段位呢?然后灵光一现,为了让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人人都在参与,个个都有任务,欢声笑语洋溢在课堂内外,于是,整堂课满满当当,一个活动连着另一个,道具一个接着一个,孩子们都跑来跑去,吵吵嚷嚷,可热闹了。最后上完,随便拉住一个孩子问他前面干啥了,嗯嗯呀呀说了半天,自己也不清楚,换一个也差不多。哎呀呀,那这么“充实忙碌”的课堂,到底出了啥问题?听了那么多年的课,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听到的别人的课。终于有一日总算想明白,教学目标是核心内容,那为了达到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就是“形式”。课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教无定法)来教,但是目标在一开始就应该定好,而不是随波逐流地跟着形式走。形式始终是为内容服务,但是谁大谁小,依情况而定。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形式大于内容,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需要形式大于内容,是因为有些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教学目标)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形式大于内容,是因为不同年龄段对于学习这件事的接受程度不一。如果你课堂上的“形式”是有目的,有设计的,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那这样的形式,哪怕有时比内容“大”一点也不必过于较真。不过,如果只按一节课的量来算,如果真的“形式”过于大于内容,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是存在问题的。所以课堂中的形式大于内容要有据可依,精心设计。举个反面的例子,曾让高中学生写过一篇关于人物的描摹文章,有一位学生的作文令我至今印象深刻,并不是他的写作技巧有多高超,而是他文中描摹的初中语文老师,经常为了开课而做的一些过度的“形式”准备——每次开课必在结束前用箫吹奏一曲或是让他的学生对他的课进行点评。那孩子对此非常反感,言辞很激烈。可见,这样和内容并无多大关联,纯为形式而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自诩为课堂添彩的形式大于内容,最终却给学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反感印象,何苦呢?
从大的方面来讲,“形式大于内容”成了这些年教育界的一个怪象。太多的新名词,太多的新概念,太多的新课程,让人眼花撩乱,有国外进口的,有出口转内销的,有本地原创的……不管哪一种,都打着与众不同的旗号。去参加了不少培训,了解了各种课程后,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深刻理解了教育的核心要素,任它形式如何改变,在做课程研发这一块才不会迷失方向。创新脱离了需求的本质,那意义又何在呢?
文末引用李镇西校长的一句金句来结束今天的话题:做教育请经常思考两个问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明白了吗?不明白,那还得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