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段子,以去年五月徐晓冬与雷公太极的打擂视频为原型,大开脑洞之文。
1.
此刻已入夜,雷公武馆灯火通明,雷公正襟危坐于太师椅上,数十名弟子围绕在其身边,静候指示。
“哼!“雷公放下信,冷笑了一声,转了转那对油光可鉴的铁球。这对铁球,自他创立雷公太极派后,就从未离过手。
“怎么回事,师傅?”递上书信的大弟子阿魁一脸疑惑。刚不知何人,把一封书信从门缝塞了进来,是阿魁出去小解时发现的。
“你们自己看吧!”雷公一脸严肃道。
弟子们都起身凑了过去,想看看都写了什么?
书信上歪歪扭扭一行字:明日十点,益州城功守道武馆见,不来是小狗。
众人大笑不已,踢馆的倒见过不少,但还没见过这么娃娃气的,莫非对方是小孩子不成?再看落款,大家顿时就笑不出来了,只见上面赫然三字:徐晓冬。
徐晓冬何许人也?他是当今的武林狂人,自幼在京城拜大内高手习武,后又拜东瀛武士为师,再去西洋修学,经过糅合后,其拳技步法与中原武艺迥异,似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而此人却又深谙中原各家武艺法要。
在知己知彼的优势下,这厮自出道以来,挑战多位武林掌门,竟无败绩。特别是一年前他打败当今武林泰斗马云大师后,战贴所到之处,就没有人出来应战了。连当今武林红人如一龙,大内高手如邹市明等,也都自知不敌,高挂了免战牌。
马云大师又是谁?他就是那位当年挑战了整个武林,甚至连少林寺的扫地僧都甘拜下风的神秘人物。但自从那场在功守道馆的马徐战后,江湖却只留下了徐大侠的名号,再未闻马大师的踪迹。有传闻说他已退隐江湖,下海淘宝去了。
如此厉害的角色,自然非雷公太极这样的小门派所能够惹得起的。
“师傅,要不我们也......?”阿魁有点担忧。
话未落音,雷公摆了摆手,正色道:“不,这是一场事关武林的浩劫,泱泱华夏,岂能无人?我必须要出面阻止他!”
“这......”
2.
一夜无话,第二天吃完早点,雷公一行人,徒步前往比武场馆。刚进门,就见一彪形大汉,身着短衫短裤,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青筋暴露,目露凶光,立于擂台一侧,想必这就是徐晓冬了。
再说这徐晓冬早已守候多时,还不忘邀来了许多武林好汉前来观摩,只等时间过了,无人前来应战,他好取笑中原江湖无人,却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来。
“来得正好,刚好磨磨我的拳头!”徐晓冬兴奋的叫嚣着,一跃跳上了擂台。
这边,雷公身着功夫服,脚穿布鞋,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阿魁刚沏好的铁观音,放下手中铁球,徐步上了擂台,一个抱拳:“请赐教。”
在围观好汉的一片鼓噪声中,裁判挥下旗帜,两人立刻绕着擂台动了起来。
几番试探过后,徐晓冬率先发动攻击,一招猛龙出洞,拳头直奔雷公胸部。雷公轻轻避过,反手一掌,一股内劲隔空而来。徐晓冬急忙一闪,暗忖:看来此人还真有两下子,是我小看他了。如今之势,须得以快打慢,方是取胜之道。
念毕,徐晓冬便使出一套西洋无影拳,拳如雨点般直奔雷公脸部而去。却不想雷公一个凌波微步,早在几步开外。这把徐晓冬看得目瞪口呆!
来不及更多思考,徐晓冬一个箭步,跟了上去,上盘佯攻,右脚却顺势踢出了一波凌空劲。雷公刚站稳脚跟,忙着应付上盘攻击,不想被此劲一击,鞋底一滑,暗觉不妙,就势一个卧牛打滚。徐晓冬一看,以为有机可乘,立即扑了上去,挥拳便打。
徐晓冬但觉这一拳如打在棉花上般毫不着力,全身内力如决堤般流向对方。
等他感觉有异,急着撤拳时,便已经来不及了,每次拳头刚收回于胸,就会被一股强劲的力道快速吸到了对方脸上。在这拳头的一伸一收间,徐晓冬的内力大泄不止。他突然明白过来,不由大惊:莫不是传说中的吸星大法?
再说雷公,只一个回合后,便知对方体内阳劲了得,只可智取,不可强攻。因此在就势倒地后,便从头部使出吸星大法,趁对方发劲之际,把对方的拳头牢牢锁于头部,让对方无法逃遁。等徐晓冬明白过来时,为时已晚,只这几秒的功夫,生平修炼三十年的功力已经尽被雷公吸去。
雷公吸完徐晓冬的内气,全身如火烤一般通红,体内犹如有一条蛇在到处乱窜,不禁暗赞:这厮果然不凡,能把内劲练到如此高的境界,奈何我易筋经尚未习得周全,无法控制此股真气的反噬,还是先化去为妙,否则恐有性命之虞。想毕,遂集气于眉间而出,竟硬生生的逼出一道血痕。
这边裁判一看不好,都流血了,胜负分明已定,赶紧过来拉开两人。旁边的江湖好汉见此情景,不明就里,只道也是徐晓冬赢了,开始大喊口号:“晓冬大神,无所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徐晓冬见状,也只好先把内心的痛苦与愤懑压下,配合着观众,努力摆出一番胜利者的姿势。而雷公因真气反噬太甚,下台后不便出声,离开功守道馆,调息修养去了。他明白:武林必将从此太平。
果然,一个月后,徐晓冬就从武林消失了,江湖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只留下当年徐雷大战的精彩片段供后人评说。
3.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雷公去杭州游玩,下榻悦来客栈,刚进门,就见走来一人,正是徐晓冬。四目相对,回想起往事,雷公不由得心有提防,正打算假装不识而过。却见那徐晓冬抱拳作礼道:“许久未见,雷大师别来无恙?”
“还好还好,徐大侠现在有何贵干?”既然对方都开口了,雷公免不得要客气几句。
徐晓冬道:“承蒙大师上次赐教,虽废去我几十年功力,却幸得不死,还给在下留了几分薄面,甚是感念。后来我弃武从商去了杭州,在马大师的阿里商行混饭吃,马大师念我们是同道中人,惺惺相惜,因此格外提拔,几十年下来,我现在也算是杭州一隐富了。你看,现在你下榻的这间客栈就有我的股份的。”
“哦?看来徐大侠也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啊。”雷公有点感叹世事无常。
“不过,这么多年,我依然有一事想不明白,还请大师赐教!”
“尽管问吧。”
徐晓冬道:“那我就直言了。当年我遍学天下武技,因看不惯中原武学的花架子甚多,故要一试真伪,打假无数,却不想最终还是败在了大师之手。我见大师使出的招法世所未有,不知是从何处习得?”
雷公听罢,沉吟片刻,默默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了过来,道:“你我都已垂暮之年,我也用不着瞒你。其实,天下习武之人所学不过皮毛,真正的武林绝学,尽出自这里。”
徐晓冬接过一看,只见封面上几个苍劲大楷------《金庸小说功法辑要》,不禁脱口道:“原来真正的功夫都在小说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