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革命根据地读书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
银元时代生活史 3: 师从多门后,学习到哪些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

银元时代生活史 3: 师从多门后,学习到哪些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

作者: 古月如歌519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20:06 被阅读12次
    银元时代生活史 3: 师从多门后,学习到哪些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

    亲爱的书友,在今天的早读中,我们一起共读的是《银元时代生活史》第七、八、十五章的内容。

    在昨天的早读中,我们可以了解,陈存任得道多助,医学界、文坛界的老先生们纷纷协助撰写《康健报》并大力宣传,这才使他收获第一桶金和众所周知的名望。那么,师从多门的陈存任在求学过程中,从老师们身上都学习到哪些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

    首先要谈的,便是陈存任的启蒙恩师章太炎。胸宽似海,交谊笃厚。

    书中写道:章师每晨健步登韬光观海,胸襟为之大宽。

    相信很多人,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句,往往自惭形秽。因为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积累至那种广袤。

    而陈存任本人,却也有宽广的心胸!书中记载陈存任曾被医界同仁起诉诽谤并要求索赔,陈存任在几次沟通无果后,只得寻求证据、为自己辩护。然而当对方蓄意勒索的意图大白于天下后,陈存任也并未为难对方,之后也表现出对其学问的赏识,邀其作序并最终结为好友。

    由此可见,章老师的宽容大度在陈存任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章太炎老师不仅有广袤的襟怀,同时他交友甚广,这一点也被陈存任继承了下来。

    陈存任的朋友遍布上海滩,买房子被人捷足先登,一众好友帮忙规劝,使他的房产顺利过户;官司缠身时,一种友人为他鼎力相助、拼命找证据还他清白;甚至在日军侵华期间,也有朋友为他传递消息逃至苏州,最终保全了性命。

    比起章太炎老师,吴稚晖老先生更像是陈存任的忘年之交。这亦师亦友的关系,恐怕还要归结于稚老达观和乐观的人生观了!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书中讲,每天大笑三次,比吃药还好”,这话讲者自讲,但有些人要笑都笑不出,该笑都笑不来,这是习惯使然,把气氛郁着,一天到晚无病呻吟,忧忧郁郁,人病多而寿命短。

    稚老从来都是诙谐幽默的,不论是与人交谈或者每天的日记当中,都能够感受到他的谈笑风生。想来稚老能有89岁的高寿,必然与他的诙谐成性大有关联。

    在陈存任诊所业务逐步走上正轨后,一日他为一贵妇诊病,由其引荐结识了于右任。而最令陈存任钦佩的则是右老对救命恩人的感恩图报。

    在民国初年,右老被敌人追查,曾经被一名妓女相救。多年后右老故地重游,委托陈存任协助找到恩人,这一举动也令陈存任大为震动。

    毛主席曾经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告诉我们饮水思源的道理,心中要时刻怀有感恩之心。

    对于陈存任本人,他更是一个知恩不忘报的人。在创办《康健报》大获成功后,他的诊所业务也逐步提高,个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他本人并没有肆意膨胀、飞扬跋扈,发迹后的他,每个月仍旧固定到丁福保先生家7、8次协助丁翁编撰书籍,丁翁也始终按照每月8块钱的酬劳支付给陈存任。虽然,此时的月薪8块与陈存任本人的收入已相差悬殊,陈也再三许诺无偿协助丁翁,但丁翁仍执意支付,陈存任也无奈,只得笑纳。

    陈存任从医学院毕业后,师从谢利恒老先生。而谢师留给陈存任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未尝一日见愠怒之色",意思就是说从没有一天见到他怨怼、愤怒的神色。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种人,终日满脸惆怅、怨声载道,周遭的一切都令他不满,仿佛全世界都亏欠他的。亦舒师太曾经说过: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就是发觉周遭可以责怪的人和事越来越少了。

    因此,归根结底还是心态不成熟。终日,祥林嫂般地怨天尤人、抱怨连连,终将使你周围的人离你远去,你的个人磁场也会因此消极殆尽。相反,如若你善于自控情绪,压抑其野蛮、肆意地爆发,转而能以温平之气将一切化解,那么不仅人缘会好起来,周遭的物缘也跟着会好起来。

    由此可见,谢师善养浩然之气,得失不介于心,喜怒不形于色,这都令陈存任心领神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属师从多年来,每位老师身上共有的一个处世哲学:不恋财!

    早年师从章太炎先生,见他面对上海3大帮派之一的杜月笙前来求墨宝,也断然拒绝,作为学生,陈存任深以为然。

    吴稚晖老师作为一介文人,不贪财、不恋权,闲暇之时更是免费为小童授课,分文不取。

    右老面对国民政府的副总统选举,不贪权、不急功,平和应对,即便落选仍是得失不介于心,令人敬佩。

    丁福保先生,多次指导陈存任投资、理财之道,令其受益匪浅;然而在陈存任投资大获收益后,以部分收益赠与丁翁时,丁翁却也不计报偿,分文不受。

    陈存任师从多位老先生,虽仕途坦荡,一帆风顺,但在发际后,也传承了老师们的优秀品格。在中医面临危局,即将被取缔之际,他同医学界同仁一起,5人共赴南京请愿,无分毫报酬。编撰《中国医学大辞典》前,当被告知所受稿酬很可能毫无进益,甚至有亏本之虞时,陈存任对编撰任务仍旧欣然接受,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更多的是为了医学界的未来和心中的清明与理想。

    日常中,陈存任诊所的诊金虽定价1元2角,但是面对一些贫困潦倒的病患,也只是4角6角的接受,丝毫不计较。对友人,陈存任也固定会每个月宴请朋友2到3次,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交际之用。对于个人消费,陈存任基本只用得到一些小洋的银角子,相当节制。

    其实,以陈存任当时的经济状况,本可以悠闲地娱乐享受,纸醉金迷,然而他平日里也只是以看书 看电影来消遣,丝毫没有挥霍无度,想来这也得益于他自己的情趣高雅,并无任何不良癖好,当然这也和多位恩师身上的那不追名,不逐利的高贵品质一脉相承。

    在我们今天这个被金钱和浮躁裹挟的时代,更多的人总想着一夜暴富,拥有香车和美女来肆意挥霍财富,但是,或许我们可以从《银元时代生活史》这本书中,解读出对金钱和财富的正确认知。正如有句话说的好,我不喜欢钱,但是我爱钱!因为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这里的克制,并非是让你清心寡欲地去疾苦,也不是视金钱如粪土般的矫揉造作,而是在真正需要钱财的时候,用它解决问题,发挥它的价值,而不是被它拖入泥浆,万劫不复!

    好了,亲爱的书友们,我们今天的领读就到这里,下一章,我们将为大家展现民国时代的借钱之道和理财见解。我们明天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银元时代生活史 3: 师从多门后,学习到哪些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l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