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解藏人善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23:03 被阅读0次

    赠项斯

    【唐】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

    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

    到处逢人说项斯。

    这是成语“逢人说项”的来处。

    逢人说项的意思到处为某人某事说情或说好话。

    今天有点贬义了,

    似乎有指责被说项者没有真才实学,靠关系,靠说情度日或获得好处。

    逢人说项在当时可是褒义的呢。

    这事情涉及唐朝进士科的科举考试。

    唐朝的这个考试挺有科学性,

    它由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涉及到文章诗赋,

    也考察考生的操行品格。

    终结性评价即考卷成绩,

    就是参加礼部试时的试卷成绩。

    但是只有这个成绩是不够用的,

    考生还要准备形成性评价的材料,

    以便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可能及靠前的排名。

    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过程考核。

    怎么考呢?

    考试之前,

    考生可以把自己平时的得意诗文辞赋编辑出来,

    写成卷轴,

    附上书信,

    送给当时的一些“评委老师”,

    请他们帮忙把自己的文章和操行向主考老师即知贡举官员推荐,

    这个过程考核就是唐代科举的风尚——“行卷”。

    “评委老师”又由哪些人充当呢?

    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

    与主考老师关系特别密切的人,

    都可以推荐人才,

    参与决定录取考生的名单、名次,

    当时称为通榜。

    唐朝的这种考试方法对考生的考察相对全面,

    而且集体打分也比较能避免个人的喜好倾向,

    为朝廷选出来了许多人才。

    这首《赠项斯》表达的就是诗人杨敬之对“行卷”考生项斯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杨敬之时任国子监祭酒,

    性爱文士,

    特别喜欢提携后辈,

    每得到好的诗文,

    都吟咏玩讽不已,

    大力向同僚推荐,

    是公认的“评委老师”。

    台州人项斯曾经考试落第过,

    再来应试时,

    听到杨敬之的名号,

    就“行卷”到了杨府。

    杨老师果然与传说中的一样,

    见到品格优秀有真才实学的考生,

    不遗余力当自己的事来办。

    因为欣赏项斯,

    杨老师还写诗回复。

    先夸奖考生诗好,

    “几度见诗诗总好”,

    平时作业一直是优。

    “及观标格过于诗”。

    标格指品格风范,

    等到认识你本人了才知道你的人品比文章更好。

    第三句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境界,

    “平生不解藏人善”,

    不妒忌,

    不藏私,

    人家有好赶紧帮忙说出去,

    始终传递正能量,

    有这样胸襟识见的人是真正的君子。

    杨老师所以能被公认为“评委老师”,

    才学之外,

    主要就是因为他这种品行吧。

    杨老师最后对项斯说:

    放心吧,考生,我一定走到哪里就把你推荐到哪里。

    两个人因此成为忘年交。

    项斯因杨老师的推荐名动京师,

    第二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科,

    授官丹徒尉。

    台州因此有了第一位诗名传到天下的诗人。

    “平生不解藏人善”,

    思想境界达到杨老师这样的高度,

    推荐天下英才而使朝廷用之,

    一定是极开心快活的一件事。

    与人为善,

    扬人之善,

    自得其乐。

    愿我们的世界里有更多的杨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生不解藏人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mr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