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Lucky会员组国学经典简村拾贝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2-12-01 08:17 被阅读0次

韩愈的《马说》中有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它表面意思是说千里马是有很多的,但认得千里马的人却很少。

更深层的意思是,能人异士治国良臣很多,但有眼力能够赏识他们的人却很少。

社会倡导选贤荐能,识人荐人。而历史上,伯乐荐千里马的例子也是俯拾即是,鲍叔牙荐管仲,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孙权慧眼识陆逊……这些历史上的名人,都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美谈。

但实际上,并非是“伯乐不常有”,更不是千里马潜伏太深,游离在伯乐视野之外,而是有的伯乐为安全起见,发现了千里马,却故意错过。

就如我们常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虽然千里马与伯乐之间并非师徒关系,但也存在“你存我忘”的风险。

因为职场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存在竞争关系,伯乐一旦发现并栽培千里马,这匹千里马很可能快速踩到伯乐头上,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伯乐既没有名,也没有利,还被倒打一耙,这种“亏本买卖”没有人愿意做,所以职场伯乐很少见。

这样的伯乐固然有之,但慧眼识珠的伯乐也比比皆是,他们虚怀若谷、胸襟坦荡,善于发掘人才,奖掖后辈,提携后生,就如我们今天的诗人杨敬之。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古道柔肠,不遗余力推荐一个无名小辈,逢人就会说起他,把他夸得顶呱呱。

他说我一生不善于隐藏别人的长处。对于那些见人之善而不为善的,或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缄口不言的,更有甚者如庞涓嫉妒孙膑之闲,同门相残,曹丕惮于曹植之善,同室操戈的,诗人都不能理解且是平生都不解。

可见诗人胸襟度量之超出常人,他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持枉道、怀忌心的小人。

杨敬之在当时虽然也算是一个有地位的人,但其地位显然并不算显赫,其诗名也并未远扬,但是,能凭一己之力真心实意地推荐了一个他认为的“诗好”且“标格过于诗”的不为人知之人,也算有伯乐之明。

而杨敬之极力推荐的人是谁呢?

有个成语叫作“逢人说项”,其中的“项”,指的就是项斯,可杨敬之为何不遗余力地说项斯并推荐他呢?而项斯又是何方神仙呢?

说到项斯,他是晚唐著名诗人,因受杨敬之的提携推介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

他是浙江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闻名全国的诗人,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

项斯曾住在朝阳峰前的草屋里,枕石饮泉,读书吟诗,长达三十年,一直不为人知。

和许多诗人一样,他来到长安,参加科举,却遗憾落第。

为此项斯非常愁闷,虽很伤感,却没有放弃。

彼时,国子监祭酒杨敬之声名在外,爱好文学,喜欢和读书人交朋友。因为喜欢提携后辈,享有“伯乐”之名。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都对他的为人赞不绝口。

于是,项斯带着自己的诗文前去拜谒。

杨敬之非常欣赏项斯的才华,他说几度看到项斯的诗都感觉赏心悦目、口齿留香,每首诗都写得那么好。

等到见到项斯本人,才知道,他的品格,他的魅力远远超过他的诗。

于是杨敬之写下了这首《赠项斯》,并大力举荐他。

《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唐•杨敬之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杨敬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先写作者赏识项斯之诗,更惊叹项斯“标格过于诗”。

接着写诗人对于项斯的美好标格,由内心的诚意赞赏发展到行动上的乐意揄扬,反映了诗人“不藏人善”“奖掖后进”的宽广胸怀和美好品性。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难得的、可贵的诗情,使之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成为人们常说的“说项”这个典故。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等见过你后觉得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几:多次。  度:次。  见:见到。  总:总是。及:等到。

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

首句是衬垫之笔,也点出作者所知道的项斯,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赏识项斯又是从觉得其诗好开始的。

次句进一步写见到了本人之后,惊叹他“标格过于诗”,心中更为悦服。

对项斯标格之好,诗人不直接写,却先提一句“诗好”,然后说“标格过于诗”,则其标格之好自不待言。

“标格”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即仪容气度、才能品德的统一。品评人物应该重视才德,古今皆然。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点,所以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

不解:不会。  藏:掩盖。  说:赞美。

善:优点,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诗的后两句说我平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

“平生不解藏人善”,这句话很占身份。世间自有见人之善而不以为善的,也有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的,缄口不言,唯恐人家优秀了会成为自己仕途的障碍的。

诗人于此明确表示“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即不会这样做,他的胸襟度量是超过常人。

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并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压制人才,对人才怀着嫉妒之心的小人。

诗人对于“扬人之善”,只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不曾丝毫顾虑到个人的得失,是否会被人讥笑为“自我标榜”。

他的古道热肠,令人钦佩。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说出,更见直率可爱。

本来奖掖后进,揄扬人善,一向传为美谈;诗人自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劝导世人之意。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这种难得的、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平生不解藏人善

    赠项斯 【唐】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 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 到处逢人说项斯。 这是成语“逢人说项”...

  • 说项一见善须扬

    《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大概意思如此:这是唐朝杨敬之作品,...

  • 【每日读诗】36《赠项斯》

    赠项斯 [唐]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祎文读诗】江东人项斯是...

  •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赠项斯 唐·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赏析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

  • 项 斯

    唐人杨敬之有诗曰:“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若非这首诗,恐怕项斯此人鲜为...

  •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朋友雪心写了一篇好文,《母亲喊我们回家吃饭》,洋洋洒洒两千余字,字里行间都是真情。母亲的勤劳,节俭,无私,母亲的能...

  •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韩愈的《马说》中有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它表面意思是说千里马是有很多的,但认得千里马的人却很少。 更...

  • 观唐习律66|项斯是谁?为什么要到处逢人说项斯?

    前言 有个成语叫作“逢人说项”,出自一首唐诗《赠项斯》: 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

  • 《潦缭词》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烟霞深处水潆留。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平生不解藏人善。只怕春难管。纵使花好正堪折。觅...

  • 【唐诗成语84】项斯、杨敬之之“逢人说项”:为你点个赞,双双把名

    【成语】逢人说项 【释义】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出处】唐·杨敬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bj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