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轮 20200607-20200613

第二轮 20200607-20200613

作者: aheji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23:59 被阅读0次

第二周训练 20200607-20200613

阅读《拥抱内在小孩》第二章恐惧和第三章羞愧,做如下训练

1. 感受自己的恐惧,自己恐惧时我是怎样的状态和感受?觉察和探索是怎样的事件触动了我的恐惧,我的恐惧来源源于哪里?我恐惧的时候,我会运用哪些防御模式和补偿机制。

事件:

这栋楼很多大狗,经常在电梯间会遇到狗和遛狗的人。我害怕狗。

感受和状态:

恐惧时,我会往后退,身体会拉开距离。有意思的是,看到狗会恐惧的同时对遛狗的人也会有情绪,我会尽量避开与遛狗人的眼神交流。仿佛是担心他知道我害怕狗和讨厌他遛狗一样,我的恐惧来源于害怕自己的情绪被人知道。更有意思的是,我发现狗比人有灵气,狗很容易发现我的恐惧,有些不那么友好的狗和我眼神接触上了就会嚣张起来,尝试往我靠近企图凶我。如果我没有特别大的举动的时候,一般遛狗人是没有特别反应的。

防御模式:

对狗-否定,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条狗,能把我怎么样,我可不是那么胆小的人。

对人-隔离,我不看你,你也看不到我的恐惧。

移情,明明是狗引起我的不安,我对主人很有意见。

补偿机制:

逃离、躲入内在,我不想你们知道我的情绪,所以我装着好像自己不怕。

发觉真正的恐惧-我到底在恐惧什么?是害怕狗这种动物吗?其实在很多年前,我一人在国外的时候,被大狗咬过腿,那天我哭了一晚上。我难过的是自己仿佛被丢在一个角落里,没有人来关心我,我感受到的是孤独无助,这是属于被拒绝与被遗弃的恐惧。

处理:对于这条恐惧我可以允许它的存在,并完全理解自己在有些情况下就是会孤独无助,它是完完全全有可能发生的,我这下子没有了逃离的欲望。

面对狗主人的恐惧是对压力与期待的恐惧。我希望自己看起来是完美的,我怎么可能会怕狗,而怕狗就算了,还要被别人知道,太没面子了。并且你就不怕,我就怕,顿时自己就好像矮了别人一节,头都抬不起了。

处理:面对压力与期待,我会显得很无力,我仿佛没有办法去面对这种人与人的落差,事事都想赢是没有可能的,这也许来自于我的不自信,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好什么。

2. 感受自己的恐羞愧,羞愧时我是怎样的状态和感受?觉察和探索是怎样的事件触动了我的羞愧,我的羞愧来源源于哪里?我羞愧的时候,我会运用哪些防御模式和补偿机制。

事件A:收到joyful的offer

感受:被拒绝的,丢脸的

状态:对于有利于自己的事,不敢欣然接受,不相信这是真的,持有怀疑态度

这个感受来得很有意思,明明是给你offer,是个开心的事,怎么还会感觉被拒绝和羞辱?细细品来,发现内在不断的在找蛛丝马迹去证明你不行。比如说,你看她都不会说粤语,好差劲哦,不会粤语还能在香港学习好吗?你看她刚来这里,肯定要花上几个月甚至更久才能上轨道,那与同班同学肯定会差距大啊。还会想,看来学校是招不到人了吧,才被我们填补上了。一堆堆的负面信念涌上来,不断的告诉你,你很差,你不配。

羞愧来源:小时候不觉得自己有人要、被人接受、值得被爱的。

小时候总是以学习好为标准,学习好才是好孩子,父母才喜欢你,老师才会对你好,同学才会对你友善。一旦自己学习不好,没有人会对我好。大家只喜欢学习好的孩子。

防御模式:

合理化-一旦发生强差人意的事情,就会告诉自己是我的问题导致的,把自己贬低才能接受这个事件。

投射-把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投射在这件事情上

补偿机制:

逃离、躲入内在,用这个方式去表达我不想知道那么多细节,不愿意去面对

事件B:最近几天喜欢上了樱田通

感受:羞愧,沉迷

樱田通,一个90后日本男星。Oh my god,乍一眼看下去,觉得长得一般,可是拍起戏来,真是又虐又欲,老夫的少女心要炸了。我很想非常投入的去看,可是大脑不断的冲出声音,这放在现实社会,就是百分百渣男。女主这么傻白甜,哪里配得上男主(反手一个攻击女主起来)。看个电影都这么分裂,我也是够了。

羞愧来源于:一直觉得有压力和被期待成为某种人或成为某种并非出于我们自然本性的人物。

羞愧时的防御模式:

否认-我不会这么没有眼光,这种片子这么没文化没涵养,我并不喜欢看。

投射-我老公就应该学下那个男主怎么对待女生。

分裂-我讨厌我喜欢的人。

补偿机制:控制-我控制自己,我不看了不看了,再也不看他的片子了。

结果:越控制自己不要去看,就越想看,完蛋了我沉迷了这个男人。

处理:面对羞愧,承认自己的喜欢。对对对,我就是喜欢渣男又怎么样!!!干嘛要攻击我呀,现实中我没有得到过,老娘幻想一下也有错吗,难道这样也不能被允许吗!!!我接受我自己天生喜欢坏男人,喜欢渣男,我就是喜欢又虐又欲的男人。我是个感受型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让我打开五官,全方面的去感受他的存在。

我今天晚上还要看,放下三观的去看,一直看到我内在声音消失为止,我不想再压抑自己。

这样处理完后,晚上又看了一遍这个片子,对男主沉迷的感觉消退一半,还是挺喜欢他啦,不过也就是男人一个嘛,也没啥,也就不那么想了。

深入处理:

任何情绪都有正面意义任何情绪都有正面意义任何情绪都有正面意义

重要的事说三次,

今日对沉迷那位日星又做了深入处理,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愧疚可以引起上瘾症。

越克制就容易越沉迷,越沉迷就越上瘾。

同样,你对一个事情稍微克制一下,就可以引发更多的快感。你是有能力去调控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得快乐。

举例:小别胜新婚。你想要的东西先忍一下,再要。适度不满足孩子的要求。

事件C:吃雪糕。

感受:渴望的,自责的

羞愧时的防御模式:压抑-当没看到雪糕似得走过

否认-告诉自己我不需要这个东西

羞愧来源于:被评判、被嘲弄或被羞辱-我吃雪糕会被人批评,你看这个人,都这么胖了,还吃雪糕,太不自爱了吧。

补偿机制:理性化/分析-雪糕这种东西不健康,脑补画面,吃了雪糕会发胖,血糖升高,对自己不好

处理:直接就买了一个雪糕来吃,吃的时候,细细品尝每个感官刺激。先是冰凉感,是舌尖感觉到的,随即就是高甜味道,是舌头后端传上来的。我仔细的感受这两个刺激,我发现我喜欢吃雪糕是因为喜欢那种冰凉感,那种甜甜的味道有种罪恶感,油腻感,身体本能有点排斥,我想我是讨厌这个味道的。后来的几天,每当我想起那个高甜味道时,我对雪糕的渴望大大降低。

深入处理:

同时你羞愧感的处理部分,看看能不能从情绪处理框架,梳理下自己这份感受源于什么时候?背后有什么信念?

想起两个过往事件:

1. 大学时第一次失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与人联系,不吃不喝的,饿了就啃几块零食,那两天就这样活下来的。后来我闺蜜知道我的状况,跑来我家,给我做了一餐饭。当时那个饭吃下肚子,第一次有温暖的感觉,我才体会到原来食物可以带给人一种安全感和温暖感。

空虚寂寞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就会想吃东西,吃东西给予我安全感,高甜食物会莫名其妙的让我精神愉悦,好像吃一点心情就会变好。

信念:我吃点东西会感觉充实一点,会给我带来安全感和温暖。

处理:现在的我已经开始自我成长,可以独立处理空虚寂寞,不需要用食物这些外界的东西来让自己好过一点。我有能力给予自己安全感和温暖。

2. 母亲在小时候总喜欢苛刻自己,把好吃的东西都给我,我懂事后,看到她这样,我就很难受。我会让她吃肉,可每一次她都说她不喜欢吃,要我吃。对食物有种内疚感,吃了这个东西就是对母亲不好的行为,吃了下去感觉都不消化,因为是带着情绪进入肚子里的。

每次我只要出现了负面情绪,无法发泄的时候,我就会用吃东西这种接近自虐的方式惩罚自己。

信念:我不好,所以我要做些不好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就是不好的。

处理:我母亲一定是希望我过得好,正如我希望她过得好一样。妈妈是经历过食物匮乏年代的人,对食物缺乏有着一定的恐惧,她这样对我是因为真的爱我,没有想到我会引发后遗症,这不是她的错,只是我也很爱我妈妈。出现问题就好好解决就好了,何必惩罚自己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轮 20200607-202006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qd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