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研究数学教材和教法,发现老师越教越累,不但自己累,学生更累,周围的老师和学生也有相同的感触。
数学原本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数学容易学、作业也少,成绩还好提高。但是这些年老师们发现,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这门课了,那是什么原因呢?个人认为,与教材的编写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现在的数学教材的例题太简单,训练题也简单,但考试却很难。
教材的编写可能为了减负,所以出现的题都比较简单,不但例题简单,连后面的练习题也很简单。就算孩子把书上的题都做会,也考不了多少分。
比如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这一单元,书上就是一些基本的应用,每个题套用公式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知道,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特别是阴影图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各种题型就达几十种,更别说各类判断和选择填空题了。
现在各地都严格把关,不允许买任何教辅,但是学生只把书上的题学会能行吗?显然是不可能应付考试的。一方面我们的教材编写越来越简单,一方面现在的考试越来越难。没有办法,老师们只能尽可能地给学生补充一点课外知识,但毕竟补充的是有限的。一单元学完了,很多学生都反映,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学会,反正看到题还是做不对。
第二:教材不系统,学生的知识串联不起来。
现在的学生之所以学得不扎实,学着忘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教材编写的不系统。
目前的教材是呈螺旋上升的方式的,比如各类应用题,每一个年级都会学一点,低年级的简单点,高年级的复杂点。看似很合理,就算低年级没学会,高年级还会机会补救。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去年学的知识等今年再学的时候,学生差不多也忘完了,知识永远串联不起来。
比如原来的教材学习应用题,路程问题就是一个整体,包括相遇问题、向背问题、追及问题一下子全部学完,等孩子学完,对各种类型的路程问题几乎都了如指掌,思路非常的清晰。再看看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把路程问题完全讲清楚的,因为他们都是三年级学一点,四年级学一点,好像总也没学清楚过。
第三:书上的一些题编写得越来越不科学,数字巨大,学生计算起来非常得浪费时间。
小学生计算能力确实很有必要提高,但是反复地计算也是最让学生讨厌的,也是最耗费学生精力和时间的。学生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计算上,老师也感觉实在是太不人性化了。
比如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这一单元的两道题(看下图),计算量都很大,实际题本身并不难,学生也能理解,但就是计算量太大。教材上如此,在一些试卷上也同样,很多题学生不是不会做题,也不是不会计算,而是计算量太大了,实在是不想算了。
现在的教材强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编写的数字也尽量接近生活,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题计算起来都太繁琐了,学生老师感觉都很累。
目前的数学让老师教起来确实很累,一方面不让买教辅,一方面考试还越来越难。学生学起来也是越来越累,光学书本上的知识吧,根本不行,学课外的吧,那么多教辅资料琳琅满目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数元教育就是把教材遗漏的知识点体现出来,让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