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作者: 秋天的南瓜Dan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10:44 被阅读0次

在多抓鱼上看到《我家有个小学生》,刚好当当上的新书价格跟它差不多,就随着儿子的其他书买了回来。尤其是第五章,有醍醐灌顶之感,就像17年看到《奇特的一生》时,这本书可以评价为我的2020最值得读的书之一了。

第五章《读厚厚的书,是为了跟你说浅浅的话》,这个文艺的标题一下吸引了我,于是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这一章让我看到了别人是怎样亲子共读的,了解了自己的诸多欠缺,也解开了多年的疑惑。

别人家的陪伴

“我们与菜虫共读绘本的历史,与他的生命一样长”,看到这段文字时,我很震撼,原来别人是这样读书的。而我呢,只是想起来时有兴趣时读一读,而那些更多的平常日子疲倦的日子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或者跟孩子说你自己看去吧。

“菜虫的用词习惯,书面语远远多于口语,是我与虫妈多年坚持给他读书的结果”,目前的教育,二年级就要求学作文,我正苦恼于他连话都写不通顺写什么作文。看到这段话,看到了坚持的意义,突然明白作文不就是用书面语写出生活吗,原来他书面语的匮乏,都是因为我没有坚持持续给他读书。

读书的“后遗症”

家有不爱吃饭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一下这种用故事影响孩子的方法。

保护孩子的创造欲表演欲,这方面我有时能做到有时会加以制止,制止原来是对故事的伤害啊!

怎样阅读

“要给孩子读一本童书,自然你得先把这本童书读一遍。一些著名的作者,则需要将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读一遍。”预判一本书适不适合孩子,大概是我们都会做的,但是没有人会去读一个作者的所有作品吧,而我从来没有在意过作者,这方面需要改变。

“每天的讨论也必不可少,讨论的核心,最终会落到孩子最关心的问题上”,总是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啊中午吃的什么饭啊有没有听老师的话呀,多没意思啊,而且孩子哪记得中午吃的什么。

叽里呱啦的读完一本书,顶多就是和孩子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这个故事会不会其他的结果呢,可不可以增加一些别的人物呢,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呢,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这些讨论才是阅读的价值所在,对写作文也会有帮助。

“写这个故事习作,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完全是对纳尼亚传奇的戏仿和反讽。”文中的父亲在给儿子读完了纳尼亚传奇之后,与儿子一起编写了一个故事。这样的阅读方式,故事得到了延展,孩子积极参与其中,阅读变成了有趣的事情。放下手机关掉电视,与孩子游戏与孩子阅读的点子应该是层出不穷。

结语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给他买书看,上幼儿园时老师也大力提倡看绘本,然而当时并没有像现在这么通透明白,所以一直以来拖拉偷懒。所幸作者还写了从绘本阅读到文字阅读的方法,现在抓住文字阅读还来得及。本书还有很多我还没遇到的问题的解析,接下来五年慢慢看吧。

池晓说,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无非是玩耍和阅读,通过阅读发现世界,通过玩耍认识自己。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亲子共读要读到什么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或者我们可以去看看《朗读手册》《为爱朗读》等等亲子共读的书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共读,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uq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