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心理
《影响力》Day6:多元无知效应|学点心理学

《影响力》Day6:多元无知效应|学点心理学

作者: 孤独运营不寂寞 | 来源:发表于2021-08-26 18:17 被阅读0次

一般来说,在我们不确定当下情况,或者大脑意识模糊不清,并存在意外可能性很大的时候,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而在审视他人反应,消除一切不确定的过程中,我们却容易忽视一点微妙而很重要的事实——也许他人此刻也很可能跟我们一样正在寻找社会证据。

尤其是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这会导致一种叫做“多元无知”的有趣现象发生。

“多元无知效应"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场合里表现的优雅而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当我们置身于一群不相识的人群中,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

如果对“多元无知”现象深刻了解,你会发现它能很好的解释社会上一些频频出现的谜题。

比如受害者迫切需要帮助,全体旁观者却无动于衷。其实如果实体调查就会发现,这些旁观者并不是自私自利、麻木不仁,他们中很多人其实都是令人尊敬的好人。

而造成他们袖手旁观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确定。他们不确定受害者是否需要帮助,他们不确定是否有人已经报警,他们认为既然没人在乎,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有一个实验很耐人寻味。看到门缝里冒出烟雾,单个旁观者报警的概率是75%;如果是三个人同时旁观,报警的概率是38%;而如果三个人里有两个人是“内鬼”(研究人员事先告诉他们不要插手),则采取新勾当的旁观者人数最少,报警的概率只有10%。

而城市环境混乱、人口众多、相识度低,这三个特征与实验中降低救助概率的因素极为吻合。故此,就能解释城市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旁观者不作为的事件。

相关文章

  • 《影响力》Day6:多元无知效应|学点心理学

    一般来说,在我们不确定当下情况,或者大脑意识模糊不清,并存在意外可能性很大的时候,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 多元无知效应

    看客袖手旁观的经典例子,从纽约市皇后区的一起寻常凶杀案拉开序幕。这件事在新闻界、政治界和科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

  • 多元无知效应

    在纽约市皇后区发生了一起寻常的凶杀案。一位20多岁的姑娘深夜下班回家,在住所所在的街道上被人攻击,她遭受的攻击持续...

  • 面对“看客”你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自己?

    今天在听有书睡前计划的时候,听到一个新的名词“多元无知效应”。到底什么是多元无知效应呢?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的重庆...

  • 08/45 多元无知效应

    多元无知效应,在人们面对模糊不确定的情况时,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处于观望的状态。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当一个人遇到困难,...

  • 《演说心理学》阅读

    《演说心理学》影响力规则18:空间 物理空间对身心感受的暗示作用,密度与群体效应1,密度与群体效应,培训场地大小,...

  • 2021-12-08

    每天学点心理学——枪手效应:如何在竞争中保护好自己 枪手效应是来自于一个关于3个实力不等的枪手之间竞争的故事,如果...

  • 【心理学点滴】|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概念 锚定效应是指为不熟悉的事物估值时,把熟悉的类似事物或者不久前接触到的无关数值当做“锚”,估计出来的数...

  •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提升认知深度,不仅仅是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相反,还要多元跨界,但不是盲目的多元,不是这也学点那也学点,而是要...

  • 2019-05-08

    学点心理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Day6:多元无知效应|学点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vu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