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考研的过来人,我分享一下我从一门管理类学科跨考到南开大学中文系的经历。
1.缘由
我考研的原因其实还不太光彩。
当时刚上大三,自己浑浑噩噩的,大一大二基本是颓废度过,专业课没怎么积累,书也没怎么看。某一天,系主任老师走进课堂对我们说了一句:有志于考研的同学现在就该准备了。考研?当时也只是听说,还基本没怎么接触过,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一点:我已经不能像大一大二那样自由放飞自我了。因为该考虑前途了。
这要归功于我性格里的一点: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时间的敏感。会比别人更容易伤感时间的流逝。于是,我初步考虑了考研。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坚定了我的考研打算,那便是就业的焦虑感。这是决定很多人考研路的重要一条原因。考研就等于推迟了三年就业压力,进入社会的苦日子又可以缓缓了。当时我觉得自己在大学什么也没学到,没有大的收获,专业也没有优势,肯定找不到好工作。
考什么研呢?我对自己修的行政管理专业已深恶痛绝,觉得自己并不喜欢和适合这门专业,便决心跨考。这时我的一个死党说了一句:你不是很喜欢文学,人很文艺吗,考文学吧。他比较神经大条,很多话都是开玩笑,
没想到这一句无心的话,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我一想,是啊,要不就试试曾经最爱的文学。而且我又想起自己大二曾选修过一门校选修: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导读。要不就考现当代文学吧。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在吉林大学的旧书店里买了这个学科最权威的两本书: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就这样,系主任的一句话、死党的一句话,加上曾选修的一门校选修,决定了我的考研路。
2.读书改变一生
跨考的起步阶段是极其痛苦的,也是一个极其新奇的过程。很多人对文学的印象停留在古诗词文言文,对现当代文学的认知只限于鲁迅、余华,甚至连莫言是谁都不知道。
我在大三上其实没怎么认真看书,因为毕竟连学校还没有确定,考研的想法也并不坚定。我选择了另一条路线:
厚积薄发,积累知识。
我觉得这对于文学,甚至文科考研来说是最管用的一条经验。
文学非常琐碎,有很多位大作家、有很多惊世骇俗的大作品,有很多人物形象,有很多思潮流派、现象,作品还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需要很大的阅读量。
期间我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之后慢慢学习变得得心应手,形成了文学史的框架。以后有时间将与朋友们分享那些作品。
更重要的是,文学(包括整个人文社科)带给了我整个气场的改变,曾经唯唯诺诺、比较自卑的我,开始在阳光外向的同学们面前变得开朗起来,不再拘束、充满自信,甚至有时还有点狂,这点是很不可取的,我后来进行了深刻反思。
读书带给人的是思维的改变、气场的改变、知识结构的改变,最终可能是生活和事业的改变。
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容易进入的莫过于文学。毕竟哲学、政治学、法学等的门槛太高了。
读文学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考研的过程也相对轻松,甚至有趣,取得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