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奇葩是时候最喜欢马东的一段话:
他说:我从来不敢就一个问题的探讨用句号结束,用的多半是问号,顶多用用省略号,因为我担心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件事情,也许我的结论是错的,那该怎么办?
其实按照马东的聪明和阅历,他能斩钉截铁下结论的事情多数是不会错的。但他仍然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对待知识,接纳的心态对待未知。知道的越多,越懂得谦卑,见识越广,越苛求未知的知识。所以见识越广的人越容易知道的越多,越容易自我提升,走入一种人生的高级境界。
而越是眼光狭隘的人,越是倾向于以偏概全。
说一个小故事:
以前一个养鸡的农夫被一个传教士骗了不少钱,自此以后他就认为传教士都不是好人,更断绝和传教士的一切来往。
后来有个传教士到农场买鸡,要求买生病的、最瘦的鸡,农夫很奇怪,说:“我这儿这么多好鸡,你干嘛非要这只 病恹恹的鸡啊?”
传教士说:“我要把这只鸡挂在我家门口,告诉别人你家的鸡都这样。”
农夫怒了,说:“我家那么多好鸡,你凭什么因为一只鸡说我家的鸡都不好呢?”
传教士回答:“你不也是这样。”
以自己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不去探寻这件事情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甚至否定其他可能性的存在,这就是见识短浅。见识短浅的人会因为以偏概全、固步自封而错失很多机会。
认识的人中有个赵同学,新媒体刚火的那几年,她曾经说要辞职转行做新媒体,问我要不要一起加入。
他说不想一辈子都待同一地方,想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完全陌生的行业,不知道前景如何,相比我还是比较喜欢熟悉的环境,感觉安全,所以委婉的拒绝了。
这几年间,断断续续有听到赵同学的消息,甲方、乙方换着做,薪资涨了一波又一波。而我,当年没转行做新媒体,最终也还是跳槽做了相关行业。不过和当年新媒体风口浪尖时加入相比,薪资待遇当然是没法比。
我们喜欢熟悉的环境,因为熟悉的环境让我们觉得安全,越安全越不想离开,越不想离开,视野越狭隘。
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更多的未知,才能让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看世界,才能走的更远。
海明威说:“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已知知识、未知知识、未知的未知知识。
通常已知的知识占我们知识体系的1%,未知知识占10%,未知的未知知识占89%。
见识就是去不断靠近未知的未知。
去多读书,读书是门槛最低的增长见识的方法。
去和更多高明的人在一起,不需要刻意讨好,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就是增长见识很好的方法。
有机会多出去旅行。看的多,明白的也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