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作者: 惠俞 | 来源:发表于2019-12-01 21:17 被阅读0次
痰?

中医习惯称 “脾为生痰之源”,说明脾在痰饮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讲肾能生痰。

其实,关于肾能生痰之说,明代的王纶在其 《明医杂著》中曾曰 “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明代赵献可继王纶之后提出肾生痰有两端,一为肾阳不足 “水泛为痰”,一为肾阴不足 “水沸为痰”。

明代张景岳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肾阴肾阳的认识提出 “肾为痰之本”,指出 “肾家之痰,无非虚耳”。

肾气虚生痰是因肾为元气之根。人之真气,虽生于脾,主于肺,然其产生的根本仍在肾。肾气虚可以导致人之真气不足;而人身水液代谢,主要靠肺、脾、肾之气调节为之平衡。

《内经》有 “气化则能出焉”肾气一亏,气化不行,汗、溲等水液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气虚亦不能行津布津于全身,故可聚而为痰。

肾阳虚生痰则是因阳气不足,水失蒸化,漫溢停聚成痰。或因火不暖土,脾失运化而聚水成痰。

两者症状表现也不同,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肾阳虚证兼见痰的症状,肾气虚主要表现为体虚似喘或动则气喘,体肥而兼痰证。

关于肾实生痰前人论肾痰,多言肾虚生痰,未及肾实生痰,在临症中不单发现肾虚可生痰,肾实亦可生痰。

关于肾实证《灵枢·本神》即指出“肾气虚则厥,实则胀”;后来严用和的 《济生方》总结肾实证有 “舌燥咽肿,心烦咽干,胸胁时痛,喘嗽汗出,小腹胀满,腰背拘急……”据证似指湿热水痰壅肾。

明代章潢又指出 “邪气入肾,则多唾”。 肾实证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肾寒实和肾实热。肾寒实证为寒湿停着于肾,见腰部冷痛重着如系五千钱,即肾着病。

关于肾痰的临床特征,必须具有肾虚或肾实证是确定肾痰的前提:

1、肾虚之痰多带咸味。

2、肾阳虚之痰多伴面黑、脉沉、足寒,其痰稀,有时可见有黑点;

3、肾精虚之痰多偏稠;肾阴虚火旺之痰,少而黏成粒。

4、肾实证之痰当有肾实证指征,肾虚生痰亦可不见咳痰,仅见肾虚证兼见体型丰腴。

然而痰饮的形成、为患绝非仅仅关乎脾、肺两脏,更与肝、肾、三焦之功能密切相关。

该吃什么需分清引起痰的根源,才能对症调理、吃药。

相关文章

  • 痰病有十∶有风痰、湿痰、热痰、寒痰、郁痰、气痰、食痰、酒痰、惊痰、虚痰,其源不一。 痰本津液所化,行则为液,聚则为...

  • 癌症最爱找上谁(中)——小心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是什么? 痰湿为中医概念,“痰”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可以理解为咳嗽的痰,而中医通常提及的是无形...

  • !正在喉咙里倒立 用脚撑起小鸟依人的. 把木桶和熊推向火焰 鲜花和掌声同时无声的坠落 像狼藉中的狼 把+读作王 比...

  • 写这篇文章时,我不知道“在路上”竟是一本书的名字,听U说还是本名著。U劝我换个题目,我拒绝了。他在路上,我也在路上...

  • 痰?

    中医习惯称 “脾为生痰之源”,说明脾在痰饮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讲肾能生痰。 其实,关于肾能生痰之说,明代的王纶...

  • 我小心的写好 每一笔 生怕 哪个笔画扭曲 将你眉头勾起 最后 我像个小学生 捧了卷子给你 眼中尽是渴望 等你嘴角上...

  • 因为有你,我总觉得难以呼吸 当你离去,总算有了清爽天地 时光如水,而你总是太过粘腻 甘霖入嘴,我只好选择将你唾弃 ...

  • 自从上次感冒发烧后,咽喉鼻连接处一直有一块地方很干,就在扁桃体的右边。时不时会卡痰,有时白里带红,有时白里带棕,有...

  • 重病都与“痰”有关,中医祛痰有高招,一招见效~

    百病皆由痰作祟 痰在中医里有两个概念,狭义的痰指呼吸道的痰,广义的痰会处在各个部位,痰湿凝聚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痰...

  • 治痰不祛痰,切断生痰之源,清热治根本!把肺清干净,化痰又止咳!

    【大脸说】疾病是本,痰浊是标,“见痰休治痰”,不是不治痰,而是从根本去治痰之源。治痰之法最主要的是温化与清热,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et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