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陆续看过的每部被引进的印度电影貌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题鲜明,演绎现实”。
于是观众要的好看故事有了,评论家们要的有内涵也能快速找到。一部“诚意满满”高分套路电影横空出世。
想想从《三傻大闹宝莱坞》讲教育到,《我滴个神啊》谈宗教,《摔跤吧!爸爸》说性别歧视,《起跑线》演的也是小孩择校的话题。
印度电影很能撩起国人兴奋点。或许因为国情相似,命运趋同,地理位置临近,特别容易感同身受。
再加上国内很难看到如此辛辣无比的题材冠冕堂皇摆在台面上津津乐道,于是,火了。
电影《起跑线》的故事讲的直白,不隐晦。全片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槽点。
片中不能接受的点在最后,有强烈”为赋新词强说愁“违和感。米塔在听完丈夫一番深情并茂的学校礼堂演讲后,决心把皮娅送到公立学校读书。要知道米塔在全片中是多么有阶级固化思维的人设,接近30几年的养成,哪怕在丈夫要去校长室揭发自己都依然保持阻止和冷静的女人,居然在5分钟的演说中改变,还改变的如此彻底。
她的决定是那么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以至于丈夫在米塔说完后都大吃一惊。
当然还有那个校长,黑的不明不白。如果没有全情投入去看,你还以为校长是”猴子派来的逗逼“负责搞笑的。
那种“我说你是坏人就是坏人”的人设很难不问导演一句”WHY“。
还有那位希亚姆的高情商,恰如其分的出现,适当的不能多也不能少的发言,善良和淳朴到足以当道德模范的夫妻两,是全片的正义担当,承包了全部泪点。
片子讲教育。关于教育,我们确实没能厘清许多问题。
十年前一位老同事曾信誓旦旦说过”我绝对不会让孩子失去童年而去上补习班,那简直是造孽“。今日,她的孩子周末需要赶两个补习班和兴趣班,分单周和双周。
再次玩笑说起当初的誓言。她淡然许多,把这一切全部推给了社会现状和压力。”身边的小孩都在学,不让他去学,过不去那个坎,难受啊“。
最近又在焦头烂额地闹腾着凑钱买学区房,“一切为了孩子,不拼不行。”同事在借钱的电话里说到。
老同事不是唯一,而是典型代表。
去年年会的时候,公司花钱请的一位知名老师在课上玩笑说起更是露骨三分。
他说”我的小孩一定要读上海最好的学校,因为那叫混圈层。进了这个圈,做父母的就支持他恋爱自由。“老师说混圈层的时候,印象深刻,眼睛里是放光的,脸上的笑容很是坚毅。作为学员,能感受到,老师说的是认真的,不含糊。
问题来了,培养小孩到底要培养些什么才能给他们一个好未来呢?
什么是好未来?找到一份好工作,门当户对的亲事,全优的技能,优质的人脉,健康的品格,外向的性格。
除此之外,父母对于成功的定义至关重要。
相加,培养一个优秀小孩因素多样,寄托在某地某人的方式或许是父母的不负责任与逃避,更多是无可奈何,当然也有从众的成分在里面。
在不确定的现在,在父母普遍不合格的今天,去到一个优势资源较为优渥的集合地是所有人趋利避害能立马想到的解决方案。
压根没有时间和空间去考虑“合不合适”这样的话题以及面对“我要如何培养健康小孩”的难题。
全交给好学校吧,好老师吧,他们会帮忙处理好的。
记得有段时间,国家“两会”有个提案引起了蛮多关注,父母需要“持证上岗”,不允许出现莫名其妙的父母以及懵懂中成为父母的现象发生。对孩子是灾难对社会更是危害。
说的有些夸张和戏虐,但意思是好的。为人父母,确实不该含糊,都该好好学习,终生学习。
美国的版权课《正面管教》,樊登读书会的教育板块能大火,是善事一件。多些理性和思考,多些个性与对话。把小孩当人去培养,或许对于“起跑线”这样的不恰当词语描述就能慢慢消失。
告诉孩子,健康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一辈子的持久。
超越自己,才是最终极的难题。
社会病了,我们能自救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