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应帝王》: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无为名尸——刘邦从来不好名,周围人说他好大言、慢侮人,不像正人君子,他并不介意。揣小儿、烹老父,让后人指责不尽,他也从无辩言。
无为谋府——刘邦好像并无远大的谋略,碰到事情,只会问手下,“为将奈何”就是他的口头禅。
无为事任——刘邦自己不会做太多事,不同的事情,让合适的人放手干!
无为智主——刘邦不做智慧的垄断者,因而下面的人,地位高低都有出色表现。张良、韩信、萧何等大人物不必说了。不知名的,如普通的士兵刘敬(提议建都关中、和亲匈奴、搬迁六国豪族),县邑的乡老董公(提议借义帝之丧团结诸侯攻项羽),不知级别的袁生(为后期楚汉之争提出战略迂回)。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 。——刘邦从一介小吏,四年抗秦,四年灭项羽,如神游一般。别人搞不清他到底厉害在何处,似乎无迹可寻。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刘邦,心如明镜,见不同人,不同事,都能映照自如。对人没有挂碍,以前讨厌的、有仇的,可以不藏心里。有功的,到了该除的时候,也不会思前顾后。所以他能处理好各种棘手的事,却不会伤虑到自身。
庄子这篇叫《应帝王》,刘邦以千古第一帝的实践,证明了庄子思想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