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与染缸
墨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学者,他主张兼爱和勤俭,他的思想自成一派,世称“墨家”。
一天,墨子带着孩子经过一家染坊时,看见主人把一缕一缕洁白的丝丢进染缸之后,丝立即变了颜色。
墨子看后,非常感慨地说:“丝本来是多么纯洁啊,但是丢到红色的染缸之后,就变成了红色,丢到蓝色的染缸之后就变成了蓝色。我们人在一出生时不也是非常纯洁吗?可是由于环境的影响,长大后变得形形色色,成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了。”
每个天真无邪的儿童都是一缕纯洁的白丝,而环境则是一个大染缸,好的环境就像一个色彩明朗的染缸,染出来的丝鲜艳耀眼;不好的环境却像一个色彩黯淡浑浊的染缸,染出来的丝灰暗无光。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长环境,也是对孩子浸染最深的染缸。
孩子日后的“颜色”如何,要看父母向“家庭染缸”投放的“染料”如何。如果实施的是爱、尊重、理性的教育理念,那么,孩子也必然成为光洁耀眼,为社会所接受所尊重的人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