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失眠,其实就是阳不入阴

失眠,其实就是阳不入阴

作者: 成都遇见小黄鸭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17:17 被阅读0次

睡眠,本是补充体力最好的方式,

然而,失眠,似乎永远是一个流行的话题,与每个人的关系,看似不远不近,却又扑朔迷离。

也不知是夜太美,还是熬夜的“罪”,

又或是日有所思,夜半三更就是难以入睡。

失了眠的夜,格外漫长,怎么办?

人的体表有气运行,

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

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

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

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

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

这就是对睡眠机理的解释。

阴是死物,阳是动力,是能量,

只有通过阳气的推动和温化,

阴液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阴得阳生”,

才能泉源不竭,

这不仅仅是养生和保健,

更是一种艺术,是道!

人活在天地之间,

人体内气机循环与天地是相通的,

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到自然界,

向自然界学习,

对养生才会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建议你也找一个山洞,夏天和冬天分别去看看,体会一下山洞的夏湿冬燥。

站在山洞之中,就是站在天地的脏腑之中,也好似站在你自己的脏腑之中。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对我们人体而言,它就好比是一个太极,白天动而生阳,人体阳气输布于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动的,阳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阳刚之气。

透过阳刚之气的外在表现,

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输布于体表的阳气,为阴液所化,维持这种状态需要消耗体内的阴分。

阳以阴为基础,阴以阳为表现形式,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消耗阴分。当动到极限,阴分消耗过度,人就会疲劳,就需要静下来,需要休息。

当人体入静或者入睡之后,阳气开始收敛,消耗减少,反过来促进阴分的化生,只有阴分养足了,人体第二天才能有充足的阳气。

人可以只喝水,不吃饭,活上一个星期,而且感觉还不是很坏,但让一个人整天整夜不睡觉,过不了两三天,人就会崩溃。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动而生阳,生阳即耗阴,长时间地耗阴,就会阴分枯竭,身体自然就会受不了。

最后的结局不是“阴平阳秘”,

而是“阴阳离决”。

明白了这些道理,

再看看长期失眠的患者,

为什么他们满脸皱纹,

为什么他们手掌的纹路很乱,

这都是阴分亏虚的表现。

由于长期失眠,阳不入阴,阴气得不到化生,体内五脏六腑阴液不足。

那么失眠该如何治疗呢?

很简单,引阳入阴,就能治好失眠!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患者为什么阳不入阴,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种。

“气郁化火型”有些患者经常心情烦躁,这是因为体内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扰乱心神,阳气被排斥于外,就无法入阴了。

这样的病人只需要服用清热的药物,再配上解郁的药物,

就会有很好的疗效。

比如,栀子淡豆豉汤配四逆散。

“寒湿严重型”有些病人是体内寒湿较重,阳气进入身体后,无法推动大量的寒湿之邪,人就会感到很累,睡觉睡得累,连做梦也是做很累人的梦,有的患者甚至描述,做梦时感觉双腿走路非常沉重,早上起来,好像一夜没有睡觉一样。

这样的患者,需要温补阳气,促进阳气推动阴液的运行,只要阳气足了,推动有力了,睡觉就感到轻松了。

服用附子理中丸能起到很好的疗效。“阳不入阴型”有些患者属于阳气入阴的机制出现了问题。

人之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

人之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

由阳入阴,是由表入里的过程,

即由太阳至少阳,

由少阳至阳明,

由阳明至太阴,

由太阴至少阴,

由少阴至厥阴,

“人卧气血归于厥阴肝”就是这个道理。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由阳明到太阴的过程,也就是由阳转阴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障碍,

阳气自然无法入阴,人也就失眠了。

阳明在人体指的是胃,

太阴在人体指的是脾。

《黄帝内经》中写道:

“胃不和则卧不安。”

因为阳气不能经过阳明胃,

进入到太阴脾,阳不入阴,所以卧不安了!

半夏汤是《黄帝内经》中仅有的十个药方之一,专为失眠而设。

原文记载其组成、用法及功效是:

“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这里面的关键药材是半夏。半夏者,夏季的一半,夏季到秋季,是大自然由阳转阴的过程,半夏生长于夏季之半,大自然阳气正浓之时,正所谓“阳极生阴”。半夏归于胃经,禀赋阳极生阴之性,是引阳入阴的最好药材。

如果患者肝火较重,

阳气也是无法进入肝的,

因为肝火会排斥阳气,

即使用半夏引阳入阴,

也只能使阳气处于少阴、太阴的境地,患者能入睡,但会比较浅,只有在彻底清泻肝火之后,人才能进入熟睡的状态。

有一味药材叫夏枯草,此药长于夏季暑气正浓之时,到长夏季节就会因成熟而枯萎。大多数植物都是在入秋之后才枯黄,而此药独禀天地之气,提前枯黄,能将金秋肃杀之气提前,所以它具有清肝火、散瘀结的作用。肝火得清,则能吸引阳气入阴,因此对于阳不入阴、肝火亢盛的病人,半夏配夏枯草,疗效特佳。阴阳之间、五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阴阳和五脏,只有深入思考它们内在的关系,对疾病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入。

“失眠还有三个原因”

人为什么会失眠呢,

简单来说原因有三:

一是心肾不交,

二是血不足,

三是胃不和。

心肾不交造成的失眠较难治疗过去,几剂酸枣仁汤,再或温胆汤就能治好,但现在还用这些药已经没有明显效果。

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比古代复杂得多,很多人的失眠都与长期熬夜有关。

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该睡的时候,而人老不在此时间睡觉,就会慢慢地出现心肾不交的状况,导致失眠。

血不足也会造成失眠血不足也会造成失眠。

道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

人的血从何而来?实际上血是从胃来的,人体是通过胃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华转变成血。

血是一种能量,代表着一种动能,输布四方,供人体所需。我们常提到补血的问题,懂得中医医理的话,就知道了血是从胃而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

胃主血,所以胃虚就会造成血不足,要想补血就要养护好我们的胃经。

血不足,不能有效的上输于脑的话,脑部就会因缺血而导致失眠。

胃不和则卧不安假如晚上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失眠。

人活一口气,气是用来睡觉的,也是用来消化食物的。

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气就会受到中焦阻隔,阳气不能上输于脑,造成失眠。

中国古代养生讲究过午不食,就是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九、十点钟一顿,下午四、五点钟一顿,晚上就不再吃东西了。

而生活规则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那时的人很少失眠。

我们吃晚饭也要掌握一个原则,

就是七八分饱就可以了。

而且最好在晚饭后出门散散步,

或者做一些其他的舒缓的运动锻炼,对增强夜里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好处。

         

相关文章

  • 失眠,其实就是阳不入阴

    睡眠,本是补充体力最好的方式, 然而,失眠,似乎永远是一个流行的话题,与每个人的关系,看似不远不近,却又扑朔迷离。...

  • 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1、半夜12点不困,入睡困难; 2、凌晨3、4点早醒,醒来难入睡; 3、夜里辗转反侧,一点声音就醒; 4、睡眠浅、...

  • 所谓的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 气郁化火型 ” “ 寒湿严重型 ” “ 阳不入阴型 ” “ 失眠还有三个原因 ” 胃不和则卧不安

  • 所谓顽固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一通健康擅治顽固失眠,睡眠,本是补充体力最好的方式,然,失眠,似乎永远是一个流行的话题,与每个人的关系,看...

  • 所谓的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导读:睡眠,本是补充体力最好的方式,然而,失眠,似乎永远是一个流行的话题,与每个人的关系,看似不远不近,却又扑朔迷...

  • 失眠原因:阳不入阴

    睡眠,本是补充体力最好的方式,然而,失眠,似乎永远是一个流行的话题,与每个人的关系,看似不远不近,却又扑朔迷离。也...

  • 谈失眠2

    中医是如何调理失眠的-2? 昨天说到失眠的病机是阳不入阴,所以要想解决失眠就得引阳入阴。 说起来简单,但是这个诊断...

  • 浅谈手机和现代人睡眠神志的一些关系

    今天想写失眠,查了下中医里面认为失眠就是因为阳不入阴,这四个字比较好理解。 阴阳这么抽象对立的概念,在睡眠这里其实...

  • 失眠痛苦吗?

    中医是如何调理失眠的? 春天来了,很多朋友就开始要失眠了。就来问:老师,失眠怎么办? 我就会说,失眠是阳不入阴了,...

  • 所谓的失眠,中医上讲就是阳不入阴

    很久没写点东西了,今天回归,就说说我们一生中最大的事情——睡觉,睡眠在一生中占大部分时间,本是补充体力最好的方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失眠,其实就是阳不入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np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