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的记忆,我依稀记得一天傍晚许久不见的父亲回到了家,身上满是污渍,妈妈耐心地给他洗了澡,去爷爷家找爷爷,希望那天晚上能在我家里看着父亲。那天爷爷确实来了,可是不久他便离开了。
后面熟睡中的我听到开门的声音,随后妈妈起身出门,门外却空无一人,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见过我所谓的父亲。
父亲离开的那年,我刚好6岁,我的母亲才35岁,她生的好看,自然少不了媒人来我家提亲,劝我妈妈改嫁。不过无一例外的是她们都被我妈赶出了门。在此后的20年里,她承受了无比的艰难,痛苦地坚持了下来。
我的爷爷有个干外甥,在民政局工作,同时也是福利院的“爸爸”,他们告诉我妈妈,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太困难了,孩子还吃不饱穿不暖,不如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吃穿不愁,也能给家里减轻很多负担,想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回家。于是,在我8岁的那一年,我的姐姐坐上了去福利院的车。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我姐姐去的是什么地方,只是单纯地羡慕她可以坐车,不过很快我就不必羡慕她了,因为一年后,我也被送到福利院了。
去福利院的第一感受就是陌生,陌生的学校和老师,第一次和陌生的“家人”一起生活。相比于我姐姐,我比较幸运的是那个时候至少有她在陪我,我不是一个人。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很孤独,首先,在学校里我们不在一个班级,那时候的我确实一个朋友都没有,其次,她也只是一个孩子,也要努力维系自己的圈子才能好好生存,自顾不暇又哪有那么多精力管我呢。
在福利院的日子,除了寄人篱下,我想不到别的词汇来形容那段生活。矛盾爆发的那一天是中秋节,别的小孩子都回家了,我和姐姐没有回家,那天煮了鸡肉,我们被福利院“爸爸”的儿子堵在了厨房门口不让进去,说我们是没人要的孩子,过节还赖在他们家。后来福利院的“妈妈”回来了,偏向她的儿子,最后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年中秋节我和姐姐狼狈地回了家,而我妈妈也下定决心要自己抚养我们。
后面还有段经历我已经不想提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