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头,主人公伊莉莎白的母亲就怂恿丈夫去拜访新邻居,虽然还未曾谋面,但她已经打听到这位新邻居是个有钱的未婚青年,并且做起了把五个女儿中的一个嫁给这个有钱邻居的谋划。
看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父母对儿女的婚姻都必将作一番干预,而这种干预,则是从挑选一个合适的婚恋对象开始。
合适的考量标准,绝大部分人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父母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发现日子要过下去,首先必须得有物质条件。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不能离开它。
古人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婚前的再多温柔体贴,相互理解都抵不过婚后贫贱所带给人的哀愁。所以父母拼尽全力,也要为子女寻找经济基础好的人作为婚恋对象。
作子女的,少数会奋起反抗,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在乎对方的穷富。而大多数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已经形成了和父母一样的观念,并且认为这些观念理所当然,放之四海皆准,而绝想不到这是父母对自己天长日久灌输的结果。
记得初中情窦初开时,班上有个活泼漂亮的女孩,自然是众多男生追捧的对象。某天,她神秘的告诉我们,她交往了一个外校的男友。我们自然无比好奇,叽叽喳喳的围在她身边问她,他长的帅吗?他学习成绩好吗?结果漂亮女孩对我们的问题嗤之以鼻,不屑的回答,长的帅和学习好有什么用,重点是得家里有钱。
这回答令我们一群人既尴尬又失望,犹如她对我们的不屑,我们对她也满是不解。
活泼漂亮的她,应该是从小就承载了父母靠嫁人改变命运的希望,嫁个有钱人,过上好日子,是她听父母说得最多的话。于是,在十几岁的年龄她选择男友的标准就异于那时的我们。
后来,她果然没有嫁给穷人。嫁的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比起我们普通人家来,确实要殷实的多。
她的爱情故事也很曲折,对方家长嫌她门第低,不大同意他们之间的婚事。但两个人爱的死去活来,男的不能自立时怕得罪家里只能偷偷和她来往,终于事业有成,也风风光光的把她娶回了家。
恋爱中她受过的煎熬,让活泼的她一度消沉,几近抑郁,但她认准了,就是不放弃,最终也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
婚恋时,我父母对我的选择持放任态度,即不管我选谁,他们都同意。刚开始,我很为父母的开明而骄傲。等后来,尝尽婚姻滋味,我又开始抱怨他们对我的放任。
如果他们也能像别的父母一样,对我的婚恋提一些条件,设置一些障碍,那我现在就会少吃很多苦头,而不必自己一一尝尽后才开始领悟这些道理。
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的婚恋,应该采取适度干预的态度。
干预的太多,完全违背子女的意愿,自然要不得;完全放任不管,由着子女的性子来,也不对,毕竟子女没有关于婚姻的经验,需要父母作为过来人的建议。
尤其在如今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中,父母本身就成为子女婚姻的一大部分,对子女婚姻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作父母的,也需要小心掂量,谨言慎行,对子女的婚姻保持谦抑的态度。
网友评论